即将过去的甲辰龙年(354天)和即将到来的乙巳蛇年(384天)天数差异的原因,阐述了农历历法制定的原理,包括月相、朔望月、大小月等概念,还提及了闰月设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解释了古人通过设置闰月来使农历年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长度的做法。
农历甲辰龙年即将过去,乙巳蛇年正慢慢靠近。这时候,细心的人就会察觉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甲辰龙年仅有354天,然而乙巳蛇年却长达384天,蛇年比龙年竟然多了30天呢。同样都是农历年,为啥蛇年比龙年要长?这多出来的30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农历可是我国的传统历法哦,它是根据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同时兼顾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而制定出来的,是一种阴阳合历。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按照中国农历历法的规定,把月相为“朔”的那一天当作每月的初一,下一次出现“朔”的日期就是下一个月的初一。一个“朔望月”平均算下来是29.5306天。因为一个月的天数得用整数来表示,所以有时候是29天的小月,有时候是30天的大月。而且“朔望月”本身的长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相差将近半天呢,所以就有可能出现连续几个大月或者连续几个小月的情况。一个农历平年包含12个月,长度大概是354天或者355天。现行的公历属于阳历,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就是一回归年,它的平均长度大概是365.2422天。由于一回归年的平均长度不是整数,所以公历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这么一来,一个农历平年和一个回归年相比,大概会相差11天左右。要是每年都提前11天左右过年的话,那刚开始可能是冬天迎接新年,过不了多少年就得在夏天过春节了,这可就有点尴尬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古人就想出了增加闰月的办法,让农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具体做法是在19个农历年里加上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年就有13个月,这一年就被称为闰年,它的长度是384天或者385天。这样的话,19个农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天数就差不多相等了。闰月具体安排在哪个月呢?这就和二十四节气有关了,闰月会被安排在农历里没有中气的月份。古人把二十四节气分成了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它们是相间排列的。农历历法规定每个朔望月都得有一个中气,如果某个月里没有中气,这个月就不是正常的月份,而是被当作上一个月的闰月。杨婧说,马上就要结束的甲辰龙年是个平年,全年354天,从2024年2月10日开始,到2025年1月28日结束;而即将到来的乙巳蛇年是个闰年,设置了一个“闰六月”,有384天,从2025年1月29日开始,到2026年2月16日结束。农历乙巳新春马上就要到了,祥蛇纳福,新的一年即将开启,希望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所求皆所愿,所盼皆可期”。
本文总结了龙年和蛇年天数差异的原因,深入阐述了农历历法的相关知识,如朔望月、大小月、闰月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等,解释了古人设置闰月平衡农历年与回归年长度的智慧。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