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发现了丝绒海番鸭这一稀有物种的事件。这一发现与一场观鸟比赛有关,众多鸟友在孟津黄河边发现了这只混在斑脸海番鸭中的丝绒海番鸭,消息传开后,各地鸟友纷纷前来见证。文中还对丝绒海番鸭的繁殖、越冬区域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也提及它可能是误入斑脸海番鸭队伍而成为“迷鸟”的,并且反映出孟津黄河湿地生态环境向好使得鸟类新面孔不断出现的现象。
大河网传来消息,就在近日,河南迎来了一位极为特殊的“客人”。
这个“客人”到底有多特殊呢?要知道,这可是河南省首次发现这个物种的记录呢。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也是第5次记录到该物种,而且是第2个雄性记录,这可真是个罕见的情况。
这种动物主要是在欧洲北部繁殖,然后到西欧南部去越冬的。在东亚地区,它的身影可是极为少见的,之前仅仅在上海、浙江、西藏、广东等有限的地方被观测到过。
这个特殊的“客人”就是丝绒海番鸭。它的形态和斑脸海番鸭很是相似,所以特别容易让人混淆。
这只落单的丝绒海番鸭被发现,其实和一场观鸟比赛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在今年1月初的时候,洛阳伊川伊河国家级湿地举办了一场观鸟比赛。这场比赛的吸引力可不小,省内外众多的鸟友都被吸引过来了。
等到活动结束之后,有一部分人就跑到了孟津黄河边。他们为什么去那儿呢?原来是为了拍摄到这里来过冬的各种各样的雁鸭类。
鸟友们有个传统,那就是年前到孟津黄河边去看野鸭。这里的环境那是相当的不错,河水湛蓝湛蓝的,生态系统稳定,湿地滩涂的数量很多,还有邙山像一条带子一样环绕着,风景十分优美。每年在这里都能够看到十几种野生的鸭子呢。
在拍摄的过程当中,鸟友们有好几次都和这只混在斑脸海番鸭群里的“稀客”擦身而过。
一直到1月20日,现场有鸟友传了一张野鸭的照片到群里,还询问这是什么鸭子。经过大家在现场热烈的讨论,再仔细比对之后,才确定了这就是丝绒海番鸭。
这个罕见物种在孟津被发现的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就在鸟友群里炸开了锅。紧接着,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到了全国各地的鸟友群里。
然后呢,开封、新乡、武汉、北京等地的很多鸟友纷纷赶来,都想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这位特殊“客人”的模样。
再后来,太原、杭州、上海、三门峡等地的鸟友也都陆陆续续地抵达了位于邙山脚下的孟津黄河边,大家都想来见证丝绒海番鸭首次来到河南这件大事。
与此同时,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的科研人员也监测到了这位来自欧洲的特殊“客人”。
据相关介绍,丝绒海番鸭的繁殖地在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爱沙尼亚东部一直到俄罗斯的叶尼塞河、西伯利亚中部直到哈萨克斯坦。
还有一些孤立的种群分布在土耳其、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它们越冬的地方是西欧南部海岸线一直到地中海北部区域。它们也会在黑海和里海出现,不过在东亚确实很少有记录。
经过分析之后,大家认为这只丝绒海番鸭之所以会出现在孟津黄河,可能是不小心混入了斑脸海番鸭的队伍当中。
就是因为它们两个外观太像了,所以才导致这只来自欧洲的候鸟偏离了自己原本的飞行路线,变成了河南的“迷鸟”。
按照生活和迁徙习性的不同,鸟类可以被分为好几个类别,像是候鸟、留鸟和迷鸟等。
候鸟就是那种会随着一年当中季节的改变而进行定时迁徙的鸟类。留鸟则是一年四季都固定在一个地方生活的鸟类。
而迷鸟呢,就是那些在迁徙途中不小心“走错路”的鸟,它们最终迷了路,没有到达自己原本的栖息地,然后就干脆在另外一个栖息地过冬了。
这么看来,这只丝绒海番鸭很有可能就留在河南“过年”了。
大河网的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孟津黄河湿地的生态环境不断地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这里出现的鸟类“新面孔”是越来越多了。
据了解,在这个湿地已经相继发现了河南省鸟类新记录2种、洛阳市鸟类新记录9种。
到目前为止,保护区已经记录到了331种鸟类,鸟类数量最多的时候能达到15万余只。(刘瑞朝 郭准)
本文总结了丝绒海番鸭在河南孟津黄河边被发现这一事件的经过。首先阐述了这一发现的稀有性,然后介绍发现与观鸟比赛有关,众多鸟友的反应。接着详细说明了丝绒海番鸭的习性、分布区域等,分析了它成为“迷鸟”的原因,最后提及孟津黄河湿地生态环境变好带来的鸟类种类增多的积极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