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对地方两会中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里披露的相关经济目标进行整理分析,涉及GDP、CPI、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投资消费指标等多方面的目标变化情况,并且从这些经济分项指标设定和完成情况探讨今年的政策发力方向,同时对宏观经济形势和相关风险进行了阐述。
事件
近期,地方两会相继密集召开。在此期间,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目标备受关注。我们对这些省份所披露的相关经济目标展开细致的整理与深入的分析。
评论
地方主要经济目标概览:首先是GDP方面。众多经济规模偏小的省份,在2025年GDP增速目标的设定上,无论是具体数字还是表述形式,都有小幅的下修,且下修幅度大多在0.5个百分点左右。而经济规模较大的省份则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多数省份的GDP增速目标与上年相比保持一致。从量化角度来看,由于调降目标的省份经济规模相对较小,所以经过计算,各省加权平均GDP增速从2024年的5.41%略微下降到今年的“5.26%”。考虑到广东、上海等省份GDP增速目标向来与全国增速目标较为吻合,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认为今年全国GDP增速目标很可能继续设定为5%。其次是CPI方面。以往各省份的CPI目标大多设定在3%左右,但在今年,大部分省份都将这一目标下调到了2%附近。2024年全年的CPI增速和核心CPI增速分别为0.2%和0.5%,消费端价格一直处于偏低的区间。这表明2025年各省的CPI目标所蕴含的政策手段或许已经从过去的“控制过高的通胀”转变为“将通胀推升至合理区间”,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在促进居民消费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再者是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方面。多数省份对2025年的增速目标进行了下修,下修的幅度大多在1 - 3个百分点之间。这一现象反映出当前地方财政面临的压力依旧相对较大。同时,我们认为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着中央财政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发力。在投资和消费指标方面,在那些披露目标的省份里,多数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目标都有一定幅度的下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像粤、苏、鲁、浙等几个经济规模较大的省份并没有披露该项具体的增速目标,这可能是按照惯例不进行披露。与此同时,多数省份对工业增加值增速的目标进行了调升或者维持不变,而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目标则是小幅下调。最后是其他指标方面。多数省份对居民收入增速目标的表述为“与经济增速保持一致”,只有少数表述为“快于经济增长”,这个指标主要与经济增速目标挂钩。另外,各省普遍将5.5%设定为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目标,而且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与往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这三项目标所反映出的增量信息相对较少,所以在相关图表中未作展示。
从经济分项指标设定/完成情况看今年政策发力方向:我们对2022 - 2024年各省的固投、工增和社零的目标复合增速与实际复合增速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在多数省份中,2022 -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速与目标增速存在差距。相比之下,工业增加值增速的目标完成情况较好。其中,出口增速维持高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等是主要的驱动因素。但是,房地产供需关系的调整以及地方化债进程的推进,对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拖累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时,多数省份2022 - 2024社零实际增速与目标增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从地方层面证实了当前消费疲软的局面。从今年的目标来看,多数省份2025年固定投资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目标低于2022 - 2024年的目标增速均值,但高于实际增速均值,而各省2025年工业增加值的增速目标和2022 - 2024年的目标和实际增速差别整体不大。综合考虑,如果要在工业生产/投资增速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就需要在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此外,消费疲软会通过拖累投资效益的方式对投资增长产生制约作用,所以从逻辑上讲,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我们认为,提振消费的关键渠道之一可能在于通过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来支持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依靠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主动加杠杆来激发实体加杠杆的意愿。不过,在2025年3月全国两会开幕之前,存在一段政策空窗期,所以较大力度的财政等宏观政策推出的进度可能会相对滞后。在此之前,我们认为一季度的整体消费将维持之前温和复苏的态势。考虑到一季度由于节假日因素的影响,消费对GDP同比增速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度,并且通胀偏弱会推升实际利率,这不利于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所以总体来看,我们认为一季度基本面的复苏可能较为温和,货币政策仍需要进一步放松。近期,海外因素导致人民币汇率阶段性承压,这主要影响的是货币政策的节奏而非方向,我们预计随着汇率压力的缓解,春节后货币放松的节奏可能会加快,债券利率或许会迎来补降。
风险
宏观刺激政策可能不及预期。
图表1:地方主要经济目标一览
注:从左至右省份经济规模递减。数据截至2024年12月,“X%以上”的表述记为“X%+”,“X%以内”的表述记为“X%-”,“X%左右”记为“X%。若干省份未披露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或工业增加值的增速目标。下图中带星号省份的数据截至2024年11月。
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网,地方政府网站、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1] 此处对各省经济目标增速进行了量化处理,例如“5%以上”按“5%”计算,同时各省经济规模为2024年GDP总量。
[3] 此处量化处理的方式同上,2022 - 2024年目标复合增速计算方式为:假设某省2022、2023和2024年目标增速分别为x%、y%和z%,则复合增速计算公式为 [(1 + x%)·(1 + y%)·(1 + z%)]^(1/3)-1。
本文总结了地方两会中各省份经济目标的调整情况,包括GDP、CPI、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投资消费指标等方面的目标变化。通过分析这些变化,探讨了政策可能的发力方向,如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目标需在地产和基建投资上取得进展,提振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同时也提及了当前面临的风险,如宏观刺激政策不及预期,还对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走向进行了预测。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