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街头临近春节时的热闹景象,包括各种传统习俗以及特色美食等,展现出浓郁的年味以及当地华人对传统的坚守。
岁末年关之时,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那浓浓的年味就像渐渐弥散开来的香气一样,充斥着每一个角落。漫步在吉隆坡的街头,那满眼的鲜艳红色就像热情的火焰在跳动,那是象征新年的喜庆之“新年红”。空气中仿佛是一场美食的交响乐,肉香、椰香、果香相互缠绕、交织,奏响着属于这个特殊时节的旋律。而人们讨价还价的声音与新春祝福声相互呼应,此起彼伏,就像一场热闹非凡的大合唱。
在吉隆坡南部的华人社区附近,有一个年柑的摊位。摊主朱清辉热情地一边招揽着顾客,一边和记者聊起来:“买柑、送柑,这可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它既能够增添浓浓的年味,还能讨个好彩头呢。”朱清辉继续介绍说:“在粤语里呀,‘柑’这个字和‘金’是谐音的,送柑就象征着‘送金’,这里面蕴含着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的美好寓意啊。”这个摊位虽然看起来不大,但是那些被整齐码放着的红色柑果,就像一群热情的舞者,把整个摊位映衬得格外喜庆。这里的柑果品种还不少呢,有来自福建永春的芦柑,还有浙江衢州的椪柑等多个品种。朱清辉满脸自豪地说:“送柑可是当地华人春节习俗里非常重要的一项,它可不单单是承载了节日的那种仪式感,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着美好的祝福。”
1月2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天后宫,市民们正欢快地拍摄着那些节日的彩灯。新华社发(张纹综摄)
茨厂街源珍香肉干店的门口,炭烤炉就像一个热情的舞台。一片片肉脯在这个舞台上泛着诱人的油光。在炭火的炙烤下,肉脯像是在进行一场华丽的变身,由浅粉色慢慢变成了红褐色,还滋滋作响,仿佛在演奏着美食的乐章。师傅的手法十分娴熟,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魔术师,轻松地翻动着肉脯。一时间,雾气升腾起来,那浓郁的肉香就像无形的小手,一下子就抓住了人们的鼻子,扑鼻而来。
“尝尝肉干吧!”店主吴瑞源热情地夹起一片肉干递给记者,同时介绍道:“肉干可是马来西亚春节期间非常常见的拜年礼品呢。据说啊,它是起源于福建、两广一带的肉脯,后来随着华人的到来传入了马来西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当地的口味,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年味的一部分了。”
“在过去呀,肉干可是‘奢侈品’呢,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正在采购年货的市民冯玮琪回忆着说,“对大人们来说,肉干搭配着热茶,那可真是一种满载着年味的享受啊;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咸香的肉干再搭配上椰香四溢的年饼,那才是专属于过年的盛宴呢。”
1月19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民们正在欢快地选购饰品,满心欢喜地迎接春节的到来。新华社发(张纹综摄)
年饼,那可是马来西亚华人庆祝春节必不可少的年货。年饼的制作和春饼有些类似,不过它凸显的可是充满“椰风蕉林”特色的南洋风味。每到腊月的时候,街头巷尾就像一个个热闹的美食集市,摊贩们纷纷支起炭炉、摆开长桌,就在现场制作各种各样的年饼。
本地的华人王国忠告诉记者,年饼的种类那可真是繁多,口味也特别丰富。比如说有香脆可口的鸡蛋卷,鲜嫩美味的炸虾饼,酥甜诱人的黄梨饼,当然还有最为普遍的“粿加必”。
在茨厂街的华人老字号西湖饭店门口,75岁的叶秀娟正熟练地将鸡蛋、椰浆、面粉等食材加水搅拌成面糊。然后她小心翼翼地擦净烤饼模具,接着淋糊、翻烤。等到面饼烤至金黄的时候,她趁热将面饼脱模,叠成扇形,放凉之后,那散发着扑鼻香气的“粿加必”就大功告成了。叶秀娟满脸幸福地说道:“这可是家里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啊。这不仅仅是用来庆祝春节的食物,更是我们的文化啊。”
就像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执行主任林家豪之前所说的那样,置办年货、互送年礼,这是马来西亚华人对农历新年传统的坚守,是他们对过去时光的感恩,更是对岁月更迭、辞旧迎新的美好期许与向往。
文章通过描绘吉隆坡街头的年柑、肉干、年饼等特色元素,展现了当地华人迎接春节时的热闹场景、传统习俗以及美食文化背后蕴含的美好寓意,体现了他们对农历新年传统的坚守、对过去的感恩和对新年的期许。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