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大方县的教育工作者王丽娟寻找当年帮助自己的河北籍医生许墨菊的故事。王丽娟在2007年做导游时遇到困难,许墨菊伸出援手,这份善意改变了王丽娟的人生轨迹,她如今想要找到许墨菊当面致谢。
在贵州毕节大方县,有一位教育工作者王丽娟,她一直怀揣着一份感恩之心,想要寻找一位曾经帮助过她的“许阿姨”。这位“许阿姨”,就是河北籍医生许墨菊。
王丽娟回忆起,那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当时她还是一名导游,在2007年8月21日这一天,她正带着许墨菊一行五人在贵州贵阳、安顺等市旅游,他们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王丽娟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这个电话如同晴天霹雳,打乱了她原本的节奏。电话那头,妈妈焦急地诉说着爸爸因为银行催还贷款而走投无路的困境,询问王丽娟能否凑出2000元的利息先还上。
那时的王丽娟,刚刚大学毕业一年,生活十分拮据,可谓是身无分文,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面对这样一笔贷款利息,她根本无能为力。接到电话后的她,内心慌张又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
然而,令王丽娟意想不到的是,这通讲着方言、语速又快的电话,旁边的许墨菊竟然听懂了。许墨菊主动走上前来,关切地询问王丽娟是不是家里遇到了麻烦。王丽娟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当下的困境,话还没说完,许墨菊便直接问道:“需要多少钱?”
王丽娟回答说:“大概2000元。”许墨菊听后,二话没说,迅速翻出2000元钱,塞到王丽娟的手里,并且温柔地说:“这个钱不用还,你先拿着去解决问题,不够我再想办法。”王丽娟感动得热泪盈眶,一边道谢一边收下了钱。
这是王丽娟做导游时,记录的许墨菊等人的行程信息。(王丽娟供图)
后来,在许墨菊一家离开贵阳之前,王丽娟东拼西凑了2000元想要还给许墨菊。可是许墨菊无论如何都不肯收下,但王丽娟坚持要把钱塞给她。
王丽娟感慨地说:“钱虽然还了,但是许阿姨困境中伸出援手的情谊我没有还。”当年许墨菊并没有透露自己的工作单位或者家庭住址,只是提到自己是一名医生。临别之际,许墨菊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但是后来王丽娟拨打这个电话时,接电话的却不是她心心念念的“许阿姨”。
许墨菊的这份善意,就像一颗种子,在王丽娟的心中生根发芽,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王丽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她想要从事一份能够帮助他人、在思想上影响他人的职业。于是,在2008年,王丽娟瞒着父母,独自扛着一个蛇皮口袋回到了家乡大方县,成为了大方县瓢井镇居乐小学的一名乡村特岗教师。经过在教育领域的多年不懈努力,2018年王丽娟成为了一名中学校长,后来又到了县教育局工作。
这是王丽娟在居乐小学时与学生的合影。(王丽娟供图)
王丽娟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也在不断传递着这份善意。她经常和学生们讲述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他们要保持心底的善良,将这份爱意传递下去。在她工作的村里,有不少留守儿童,王丽娟一心一意为学生们付出,她经常抽空去学生家里家访,关心呵护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在她的帮助下,许多孩子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看到了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
这是王丽娟去学生家中进行家访的照片。(王丽娟供图)
王丽娟对记者说:“在我最困难的那段时间里,是‘许阿姨’带给我的温暖和感动一直支撑着我。如果能够找到‘许阿姨’,我想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当面致谢,感谢她帮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想让我的孩子和学生们知道,善良和感恩的力量。”
如果您有许墨菊的消息,请与纵览新闻记者联系,我们一起让这份善意形成闭环。
联系电话:0311 - 67562398
邮箱:934782039@qq.com
本文总结了王丽娟在困境中得到许墨菊的帮助,这份帮助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使她投身教育并积极传递善意,如今她想找到许墨菊当面感谢,这是一个充满感恩与善意传递的故事,也呼吁知晓许墨菊消息的人帮忙联系,让这份善意得以圆满。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