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以及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的相关情况,展现当时国共关系走向合作抗日的发展历程。
在1937年2月10日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中共中央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意义深远的致电。在这份致电中,中共中央明确地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这五项要求犹如一道道曙光,照亮了当时略显黑暗的国内局势。
这五项要求的具体内容涵盖诸多重要方面。其中“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核心诉求,旨在将国内的力量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敌。同时,还提出要保障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这是对民主权利的一种积极争取。此外,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这一要求体现了中共对于团结全国力量的高瞻远瞩。迅速完成对日作战的一切准备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表明了中共对于应对日本侵略的紧迫感。最后,改善人民生活这一要求则反映了中共始终心系民众的宗旨。
电文还表明,如果国民党能够将上述五项要求定为国策,那么中国共产党愿意实行如下四项保证。这四项保证包括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这显示了中共为了抗日大局做出的巨大让步;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这种名称的改变体现了中共在形式上积极向合作靠拢;特区实行彻底民主制度,展现了中共对于民主的坚持;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坚决执行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这也是为了团结更广泛的力量。
到了2月15日,在国民党的五届三中全会上,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进步人士为了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建议,提出了关于恢复孙中山所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紧急议案。在这次会议上,国民党内部的不同派别之间产生了激烈的斗争。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妄图阻碍国共合作的进程,但是国民党民主派坚决与之斗争。最终,会议通过了一个实际接受中国共产党提议的决议案。这一决议案的通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表明国民党的政策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内战转向抗日,由反共转向联共,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这一系列的事件,都为之后的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提出五项要求并表明四项保证,随后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进步人士响应中共建议,会议最终通过接受中共提议的决议案,国民党政策发生重大转变,这一过程是国共走向合作抗日的重要发展阶段,对全民族抗战有着深远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