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非遗进校园,苗族文化焕生机

在2025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花垣县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其中苗族武术等非遗项目集中展示。重点讲述了花垣县通过“非遗进校园”的方式,如麻栗场镇中心小学将苗族接龙舞、武术操融入日常教学,芙蓉学校开设蚩尤拳课程等,这种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正在全县铺开,并且未来还将深化“文旅+教育”融合模式打造蚩尤武术文化研学基地等情况。

花垣县:非遗进校园,苗族文化焕生机

花垣县麻栗场小学苗族蚩尤拳展示活动,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红网时刻新闻2月9日讯(记者 周雨墨 陈星晓 王淑娟)2025年新春佳节将至,花垣县开启了“神秘湘西过大年——金蛇献瑞·同欢新春”系列文化活动。从1月18日到2月7日,当地接连开展民俗踏街、非遗展演等十多项特色活动。在这些活动里,苗族武术、接龙舞等非遗项目的集中展示,无疑是今年春节文化盛宴中的一大亮点。

湘西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苗族武术,传承千年后成为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其起源于蚩尤时期,这一传统技艺承载着苗族先民的生存智慧,在新时代依旧充满活力。2006年被列入湖南省首批非遗名录后,苗族武术的传承保护加速发展。花垣县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这一创新实践,把传统武术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

在麻栗场镇中心小学课间操时段,能看到上千名学生整齐划一地展示融合了蚩尤拳、赶秋舞的创新操法。学生麻爱婷说:“我们每天都特别期待大课间,同学们可以一起打武术操、跳接龙舞,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学习非遗知识。”这所学校把苗族接龙舞、武术操等非遗项目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不知不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每个动作都蕴含着祖先的智慧,这套操既是体育教育,又是活态传承。”湖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彭剑刚说道。作为苗族蚩尤拳第七代传人,他带领团队花费7年构建起“基础普及+精英培养”的传承体系。在芙蓉学校,三到六年级都开设了蚩尤拳课程,还组建了精英班备战各类赛事。据他介绍,从2018年至今,他和团队已经把苗族蚩尤拳带入花垣县包括麻栗场小学在内的13所中小学,参与训练的学生超过万人。

这种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正在全县逐步推广开来。麻栗场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石慧表示:“在当前把武术、接龙舞纳入课程的基础上,我们打算新增苗绣、竹竿舞等非遗项目,让孩子们在掌握传统技艺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这种教育理念与芙蓉学校“体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不谋而合。芙蓉学校校长黄海明介绍,通过和非遗中心深入合作,学校构建起“课堂教学+社团活动+赛事培育”的立体传承网络。

目前,花垣县已经创建了3所国家级体育传统校、13所全国特色校,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承矩阵。此次春节文化活动专门设置了非遗体验区,由各校选拔的武术新秀将进行专场展演。县教体局负责人吴宙透露,未来会深化“文旅+教育”融合模式,计划打造蚩尤武术文化研学基地,让传统技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文化IP。

本文总结了花垣县在非遗传承方面的创新举措,包括“非遗进校园”,如麻栗场镇中心小学和芙蓉学校的相关实践。同时介绍了全县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成果,如创建多所特色学校,以及未来将深化“文旅+教育”融合打造蚩尤武术文化研学基地等计划,展现了花垣县在非遗传承和利用非遗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探索。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3132.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