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埃及的翻译家、作家米拉·艾哈迈德,以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了春节的多重意义,包括文化内涵、国际影响力以及所蕴含的和谐价值理念等内容。
米拉·艾哈迈德分享了她对春节独特的见解。春节于人们而言,是一个深入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绝佳时机,同时也是树立和谐价值观念的良好契机。春节所包含的“和”文化,能够促使人们秉持和平共处的思想团结起来,进而齐心协力地应对时代赋予的各种挑战。
每到春节来临,作者都会暗自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学习中文,正是因为学习中文才将她带入到这个充满故事的文化天地。她长久以来就对中国文化深深着迷,始终惊叹于中华文明那悠久的历史和无比丰富的内涵。
在2017年的时候,作者第一次参与春节的庆祝活动。当时,在埃及的首都开罗的艾资哈尔公园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庆祝活动。活动现场可谓是精彩纷呈,有舞龙表演,那灵动的龙仿佛在空气中游动;有舞狮表演,狮子活灵活现,充满生机;还有中国书法展示,一笔一划尽显中国文化的韵味;剪纸活动也在其中,一张张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那次的体验让作者深刻地认识到,春节可不单单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是体现中国历史传承以及中国人精神风貌的文化瑰宝,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今,还能够增进各个国家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
春节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最让作者着迷的地方,当属春节文化所倡导的家庭和睦等理念。家人团聚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无独有偶,阿拉伯的传统文化也认为“幸福始于家庭”。每到春节,家人们欢聚一堂,尽情地享受家庭带来的爱与温暖。繁忙的工作使得人们团聚的时刻变得稀少,而春节就像是一把钥匙,重新开启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爱的感受。
春节还代表着万象更新、好运与繁荣,是一个能够给人们带来美好希望的节日。就拿今年来说,是农历蛇年,蛇象征着智慧和生命力,这些都是人们期望在生活中拥有的品质。
在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事件正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这个大花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共鸣,对世界产生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在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大力推崇和谐共存、和而不同的理念,认为不同的主体之间需要相互补充、相互帮助,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和谐整体。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独特文化和文明的国家,一直都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积极倡导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在2025年埃及的“欢乐春节”活动期间,来自中国的艺术家们带着饱含中国元素、充满浓浓年味的精彩表演,将欢乐春节的喜庆氛围传递给埃及的观众。演出的形式非常新颖,充分展现出埃中这两个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蓬勃生机。
当今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和”文化。春节不仅仅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更是我们树立和谐价值理念的机会。春节蕴含的“和”文化能让人们秉持和平共处的理念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时代的挑战。
埃及作家米拉·艾哈迈德从自身经历出发,阐述了春节在文化内涵、家庭价值、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强调春节蕴含的“和”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价值,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国际影响力。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