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中东的一系列言行展开分析。从他对加沙的态度、对以色列定居点的看法、与伊朗的关系等多方面的表态出发,探讨他这样做是想与阿拉伯国家对抗还是谋求地区稳定。并且深入分析特朗普这种看似矛盾的言行背后的逻辑,即基于地缘政治对贸易走廊控制权的争夺。
参考消息网2月8日报道,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2月6日发表了一篇由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国际关系高级讲师盖伊·拉龙撰写的文章,题为《特朗普在中东到底想要什么》,文章摘编如下。
2月4日,特朗普总统的一番言论让他的支持者和批评者都大为震惊,他表示美国应该“长期接管”加沙,还说加沙的220万巴勒斯坦人应迁往别处。然而就在同一天,特朗普又发表了一些让以色列鹰派感到不安的言论。他反对犹太人在加沙设立定居点,并且要求以色列执行与哈马斯的人质交换协议,该协议要求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带,同时他还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加大对伊朗的经济施压。
与此同时,特朗普还邀请德黑兰进行谈判,为伊朗承诺不拥有核武器设置了较低的门槛,并且排除了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这一系列言行,让人们不禁产生疑问:特朗普到底是想在迫使巴勒斯坦人迁居这件事上与阿拉伯国家对抗呢,还是想通过外交手段来实现中东地区的稳定呢?
若要理解特朗普的行事逻辑,就得站在他的视角看世界。尽管许多外交政策专家觉得特朗普的行为不合常规,但其实他的行为逻辑是被这些专家早已抛弃的地缘政治学。特朗普认为,在21世纪,权力取决于对贸易走廊的控制。
几十年来,国际关系学者都认为地理学已经过时,觉得全球化让世界变平了。可是,山脉、沙漠和海洋形成了地理上的咽喉要道,国家或者非国家组织都能够借此扰乱贸易从而影响全球经济。
特朗普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限制因素。他对格陵兰岛感兴趣,这反映出他对新兴北冰洋贸易路线的战略考量;他执着于巴拿马运河,凸显出他对控制海上咽喉要道的信念。他的中东战略也遵循着同样的逻辑,也就是确保贸易走廊能够绕过伊朗和俄罗斯等竞争对手。
这就是印度 - 中东 - 欧洲经济走廊在他计划中极为重要的原因。美国前总统拜登在2023年9月于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提出了一条从印度经沙特和以色列到欧洲的直接贸易路线,这条经济走廊完全绕过了俄罗斯和伊朗。拜登此举旨在建立一条新的东西方贸易路线,让印度脱离中俄经济集团并向西方靠拢。
对哈马斯和伊朗而言,印度 - 中东 - 欧洲经济走廊是生死攸关的威胁。哈马斯认为,这会进一步推动沙特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从而对哈马斯的事业产生影响。同时,伊朗在所谓国际南北运输走廊上投入了巨额资金,这是一条通过铁路、公路和港口连接俄罗斯、伊朗和印度的重要贸易路线。一旦拜登提出的经济走廊成功建成,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将会变得多余,伊朗的地区影响力也会被削弱。
这恰恰是特朗普看到的机会。他不想脱离中东,而是想要重新树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他认为,为了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华盛顿必须控制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他的方法是通过经济压力和外交谈判让伊朗保持中立,通过释放人质协议来稳定加沙的局势,同时向沙特施压,促使其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
如果利雅得能在不要求巴勒斯坦建国的情况下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那么特朗普就会像放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一样,迅速放弃让巴勒斯坦人迁出加沙的计划。对他来说,言辞不过是手段,真正的目标是恢复美国在全球贸易路线上的主导地位。(编译/潘晓燕)
特朗普在中东的言行看似矛盾,但其实有着基于地缘政治对贸易走廊控制权争夺的内在逻辑。他的中东战略是想通过多种手段,包括对伊朗的经济和外交策略、对加沙局势的处理以及对沙特与以色列关系的干预等,来恢复美国在全球贸易路线上的主导地位,进而重新树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