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棉袄:母爱的针线穿梭 旧棉袄中的童年时光与母爱光辉

作者儿时由于家庭情况,经常穿着哥哥穿过的棉袄,以及母亲对棉袄的翻新和缝制新棉袄的过程,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回忆童年棉袄:母爱的针线穿梭 旧棉袄中的童年时光与母爱光辉

回忆童年棉袄:母爱的针线穿梭 旧棉袄中的童年时光与母爱光辉

小时候,我长得特别快,母亲只能把哥哥穿过的棉袄拿给我穿。哥哥比我大十岁,他的棉袄穿在我身上显得十分宽松,凛冽的寒风自上而下呼呼地灌进来,冻得我瑟瑟发抖。在那个年代,普通家庭孩子众多,一件新衣服往往要几个孩子轮流穿。老大穿小了就给老二,老二穿不了就给老三;脏了就洗,破了就补,就这样洗了又补,补了又洗,一年就过去了。有句俗语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正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啊。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时期很少能穿上新棉袄。春天来了之后,母亲会把我的棉袄拆开清洗,把那些结成团的旧棉花归拢到一起,然后放在太阳下好好晒一晒。要是碰到走街串巷弹棉花的手艺人,就会让他把棉花弹一弹翻新一下。初冬的时候,母亲就会抽空给我缝棉袄。星期天的时候,母亲会把对门的老裁缝请来,按照我的身材把哥哥的棉袄衣片改小,然后把家里的两张桌子拼起来,将我的棉袄衣片平整地铺开,把里子和面子翻过来。虽然换过的面子颜色有些粗糙,也不均匀,比不上全新的,但看起来也有七八成新了。母亲会在衣片和夹里之间铺上重新弹过的蓬松的棉花,我也会在一旁帮忙,学着把棉花扯松、拉平,均匀地铺好。不一会儿,我们的手上、头发上、睫毛上都沾上了不少棉絮。母亲最后把衣片盖在棉花上,把前襟、后背、袖子背对背上下对齐捏好,留出领口的地方,用线缝上几针来固定棉花和衣片。到了晚上,母亲坐在一把吱呀作响的竹椅上,守着一盏昏黄的灯,戴上老花镜,一次又一次地抿着线头,努力地想要把线穿过针眼。那小小的针眼,穿了一下、两下、三下,曾经很轻松就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却变得如此困难。我看到这个情形,赶紧走过去,从母亲手里接过针线,把线的一端拧细捻尖,一下子就穿过了针孔。母亲欣慰地笑了。棉袄比较厚,缝针的时候不容易穿透,母亲就在食指上套上了顶针箍。她那灵巧的双手上下飞舞,一针一线,把满满的爱意都缝进了密密麻麻的针脚里。做完功课的我也会不时地给母亲递剪刀、送尺子、穿针线。母亲缝着缝着就会停下来,直起腰捶捶胸口、伸伸懒腰,让我帮她敲敲背。我急忙放下手中的书本,用两个小拳头在母亲的背上用力地敲起来,只听到母亲说:“真舒服,真舒服。”可是母亲的眼神里始终带着疲惫,缝针的时候还不时会扎到自己满是皱纹的手,没一会儿,我竟然听到了她的呼噜声。她的头慢慢地垂了下来,身上披着的是一件单薄的旧棉袄,上面还有几块补丁。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幼小的心灵,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有一天早晨,我睁开眼睛,就看到被子上多了一件厚厚的棉袄。我又惊又喜,翻来覆去地摸着棉袄的时候,母亲来到了床边,看到她红红的眼睛,我才知道她几乎一夜没睡。母亲说:“冷空气来了,昨晚赶出来的。”说着,就让我穿上试试。她左看看右看看,过了好久才说:“做得大了一点。今年穿有点大,明年穿就正好了,后年穿虽然会小一点但还能穿,再穿不下就给弟弟穿。”看到我穿上新棉袄,母亲满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花,一股暖流在我的心底像涟漪一样荡漾开来。那是我冬天最温暖的回忆。

穿上新棉袄的日子里,总是担心把它弄脏了,晚上睡觉前总是要抚摸一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枕头边。睡着了还要多看几眼才美滋滋地入睡,在梦里都能笑醒好几次。转眼间,母亲已经离开我三十多年了,但是每到冬天,那盏灯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场景,还是会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本文通过对儿时棉袄的回忆,讲述了母亲为自己缝制棉袄的过程,展现了家庭生活的节俭以及母爱的深厚。作者对这些往事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也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2460.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2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