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撬门开灯”致歉:诚意何在?,山西大同“撬门开灯”致歉:仅是“罚酒三杯”?

山西大同古城“撬门开灯”事件展开,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官方发布致歉信,但致歉内容被指未能正确认识事件性质、避重就轻,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事件背后的诸多问题。

山西大同古城的“撬门开灯”事件在不断发酵。2月7日凌晨时分,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发出了致歉信。在致歉信里,他们承认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思想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服务意识淡薄等状况。

从这封致歉信中可以发现,当地政府好像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件事的严重性,或者说并不想公开承认。他们先是用言语威胁那些不开灯的商户,然后竟然让消防员撬锁,自己入室开灯。其实,公众哪怕不懂法律,仅凭借生活常识和为人的基本道理,都能察觉到这件事的恶劣性。要是普通人在深夜撬锁进别人屋子,警察会怎么定性,又会如何处理呢?这件事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做的,还动用了承担重大应急救援任务的消防员,所以,相较于普通人,这种行为的恶劣程度只会更高。

当地官方当然有权力发布《古城亮化倡议书》,但既然是倡议,那就没有强制的力量,公众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就凭着这么一个“倡议”,就强迫商户亮灯,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公众不配合就言语威胁,这是错上加错;直接动用消防员撬锁,让政府工作人员入室开灯,这更是错得离谱。而现在官方对于这件事的处理轻描淡写,故意避开重要的部分,淡化自己的责任,简直是一错再错。

致歉信里可能只有“思想上急于求成”这一点说得还算有点道理。相信在那个晚上,包括消防员在内的一群政府工作人员,确实是很想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也就是让所有的灯都亮起来。但是,“方法上”可不是简单的“简单粗暴”这么简单的形容就可以的,这可是动用了违法的手段。至于“服务意识淡薄”这种说法更是让人觉得可笑。这能叫服务吗?这是为谁服务呢?服务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如果市民的锁坏了,开不了门,向消防员求助,消防员帮忙开锁,这才是真正的服务。而市民不愿意开灯,消防员却直接撬锁,政府工作人员进去开灯,这不是服务,这是破坏私人财产,侵犯私人空间。

直接撬锁入室这种行为,至少是涉嫌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和隐私权。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没有正当的理由、没有执法的权限、不按照规范的执法程序就撬别人的门锁,至少是涉嫌滥用职权。南都评论之前就指出,这是一起性质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当地的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缺乏法律观念、依法行政的意识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现在看来,缺乏法律观念、依法行政意识严重的,不只是那天晚上参与撬锁入室的一群政府工作人员,还包括撰写和审核通过这封致歉信的有关机构和负责人,可以说这就是当地政府法治意识的一个基本体现。

致歉信说:“今后我们将引以为戒、规范管理、改进工作、转变作风,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看起来是打算把这件事就这么了结了。这种连“罚酒三杯”都算不上的“表态”,怎么能让人相信“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呢?准确地界定事件的性质,重新梳理决策的流程,按照法律、纪律和规定处分相关的责任人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关键是要有诚意和决心。

本文总结了山西大同古城“撬门开灯”事件,指出官方致歉信未能正确认识事件严重性,存在避重就轻的问题,事件中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涉嫌违法侵权,而致歉信的表态难以让人相信类似事件不再发生,解决问题需要准确界定事件性质、依法处理责任人员并展现诚意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2221.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8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