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乙巳蛇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的开源模型DeepSeek - R1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的现象。介绍了网友对其体验后的惊叹,同时不同人士如周令飞、彭玉平、林俊敏、杨克等对DeepSeek - R1创作能力的看法,包括其速度快、整合信息能力强等优势以及情感不足等局限。还探讨了AI对传统文艺创作模式的冲击,如可能衍生新的文学体裁,以及AI创作带来的版权等问题,最后提出创作者应专注于技术无法复制的领域。
乙巳蛇年拉开帷幕之时,东方出现了如同“惊蛰”般令人瞩目的一幕。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旗下的开源模型DeepSeek - R1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股热潮,吸引了众多目光。
仅仅几秒钟就能“创作”出一首诗,一分钟就能“撰写”出像模像样的论文,几分钟就能续写《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纷纷分享自己使用DeepSeek的初次体验,他们对这个软件的响应速度以及强大功能惊叹不已。
周令飞对AI的发展速度感到十分吃惊,他觉得AI的“创作”水平确实不错,不过仍然存在可提升的空间。比如说,AI创作的作品情感方面有所欠缺,有堆砌词语的现象;虽然创作出来的歌曲算是成品,质量几乎达到了能登上春晚的水平,但还没有达到让大众广为传唱的程度。
“就拿那首贺新岁的七律来说,我最多给它打60分。”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认为,DeepSeek在信息的搜集和整合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也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然而它局限于事实层面的程式性写作,没有办法触及到复杂的情感以及主题。“鲁迅的主流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呐喊》和《野草》之中,这些由AI创作的诗歌体现不出主流之外的精神层次,仅仅是一种普泛化的呈现。”
“AI创作出来的网文缺乏吸引力,很难激起大多数读者的阅读欲望,即使经过表意式的学习和训练,它们还是无法胜任剧情写作。”林俊敏观察到,之前使用AI辅助创作的主要是中腰部的作家,这些作家的作品质量相对稳定,但是缺乏突破性的创新或者是高关注度的话题性内容。像DeepSeek这种更高阶的AI或许能够成为他们润色文章、寻找灵感的得力助手。
“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趣味,需要更多‘游于艺’的精神。尤其作为一个人文学者,必须时刻警惕写作的程式化,警惕文学的娱乐化与碎片化。”彭玉平这样说道。
但在林俊敏看来,“如何使用”比“用在哪里”更值得人们深入思考。
DeepSeek能够清晰地展示思考链路,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降低对AI操控者的要求。“作家自身的审美、见识和文学素养影响着AI最终生成的结果,只有作家和AI各自发挥优势,才能够摆脱数据依赖,创作出既有深度又有创新性的作品。”林俊敏表示。
未来,AI可能催生出“人机共创”的交互式小说、根据读者反馈实时调整故事等的动态叙事等全新的文学体裁和写作方式。这也就意味着“文字生产者”需要向“内容策展人”转变,利用AI分析整合数据,从而挖掘隐藏故事,专注于内容架构和价值观的把控。
“AI无法‘身临其境’,它生成的文本都是抽象的词语组合,没有现场细节和环境氛围。”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指出,现阶段DeepSeek所体现的“深度”更多是知识性的而非智慧性的。“文学创作往往源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讲,AI生成文本的过程更接近公文写作,而不能被严格定义为‘文学创作’。”
正是工具理性和人文价值之间的张力,构成了AI与“写作”在社会文化层面持续互动的动力。也许,人类的表达欲和对存在的关怀从未改变,只不过在AI技术的赋能下,这些内在需求能够更加自由地展现出来,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文化创造力。
杨克同时也认为,AI技术可能会以超乎人类想象的速度发展,至少目前来看,已经对传统的文艺创作模式造成了冲击甚至挑战。
AI写作早已超越了一般水准的写作,特别是它们还能够通过“训导”或者自我“学习”,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写作质量,工作起来“不知疲倦”“不厌其烦”“任劳任怨”,能够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按照指令持续生成文本。所以,那些缺乏创意、偷懒耍滑出工不出力者的工作最容易被取代。
例如,AI生成作品的版权归属问题就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AI融合不同文化元素生成的“杂交文本”冲击了现有的版权制度,导致文学评价体系出现失序。
在2024年举办的第170届日本芥川奖的颁奖典礼上,33岁的作家九段理江公开表示,自己的获奖作品《东京都同情塔》借助了AI辅助写作,小说中约有5%的句子是“逐字引用”AI生成的文本。
这件事一度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更有部分学者提出,当AI写的小说开始获得文学大奖时,人类文化的评价标准是否需要重新构建?未来如果AI要求自己的参与版权,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无论前方会遇到多少问题,人类都不会停止探索发展的脚步,也不会放弃主体性的精神追求,这正是人类的可贵之处。
杨克认为,不管人机共创的边界如何变动,能够被保留下来的只能是那些具有主体性、艺术性的内容,不仅仅是文学创作,音乐、影视动画、游戏创作等也是如此。
所以,创作者们应该更加专注于那些技术无法复制的领域,比如个体生命的痛感体验、对存在意义的终极追问。
乙巳蛇年,DeepSeek - R1引发广泛关注,其有创作速度快等优势,但也存在情感不足等局限。不同人士对其能力各有看法,同时AI发展冲击传统文艺创作,带来新体裁也有版权等问题,面对这些,创作者应专注技术无法复制的领域。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