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阐述手机市场中电池容量的两种走向,一种是大电池以满足长续航需求,一种是小电池追求轻薄设计,分析两种不同类型手机的发展情况以及用户该如何选择。
从去年起,手机圈在电池容量方面开启了激烈竞争,6000mAh以上的手机机型逐渐增多。像6550mAh的REDMI Turbo 4、7000mAh的真我Neo7等都是典型代表。并且,即将推出的真我Neo7 SE、iQOO Z10系列等新品,其电池容量也朝着7000mAh迈进,这使得两天一充似乎再次成为智能手机的常见配置。然而,即将发布的iPhone SE、三星Galaxy S25 Slim以及传闻中的iPhone 17 Slim(或iPhone 17 Air),包括在售的所有iPhone,依然主打轻薄设计,电池容量仅在4000mAh左右,差不多只有国产安卓机型的一半。一边是在电池容量上不断堆料、消除用户续航担忧的“豪放派”,另一边是追求轻薄机身、以颜值和手感为卖点的“婉约派”,在当下的手机市场,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呢?
高密度电池技术催生“续航狂魔”
数年前,就有不少以大电池为卖点的机型,电池容量超过5000mAh的手机就敢自称“续航王”。但受当时电池技术所限,这些手机很难摆脱厚重机身,厚度基本都在9mm以上,通常只有特别注重续航的中低端机型才会采用。自去年中旬开始,手机电池技术有了革命性突破,尤其是硅碳负极材料的广泛应用,让国产手机厂商在电池容量和机身厚度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如今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新电池技术,例如小米的金沙江电池、一加的冰川电池、vivo的蓝海电池、荣耀的青海湖电池等。以真我Neo7为例,其配备的7000mAh泰坦电池,官方宣称能实现8.5小时王者荣耀满帧运行,21.3小时连续播放网络视频,22.3小时连续导航,14小时连续视频通话,可满足3天正常使用。而且它的厚度做到了8.56mm,重量仅213g。这个尺寸和厚度与主流手机差异不大,甚至比前代真我GT Neo6(8.65mm)还要薄一些,但电池容量却从5500mAh提升到了7000mAh。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正是硅碳负极电池在手机行业的广泛运用。简单来说,新一代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再加上手机厂商对内部空间的重新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更大的电池容量。除了真我Neo7,市面上还有很多大电池机型。例如6550mAh的REDMI Turbo 4,厚度为8.06mm,重量203.5g;6150mAh的iQOO 13(7.99mm/207g);6600mAh的荣耀X60 Pro(厚7.89mm/188g);6500mAh的vivo Y300 Pro(厚约7.7mm/重约194g);还有追求极致性能释放而不太看重轻薄的红魔10 Pro,电池容量也超过了7000mAh。不久前,真我已经宣布Neo7 SE将在续航方面有所突破,预计电池容量会突破7000mAh,更有消息称即将发布的REDMI Turbo 4 Pro电池容量将达到7410mAh。这些机型的目标用户很明确,如游戏玩家、户外工作者、经常出差的人。对他们而言,续航是刚需,一天一充是最低要求,两天甚至三天一充才是理想状态。大电池带来的安全感,是轻薄机型无法给予的。
颜值即正义,手感即真理
虽然硅碳负极技术的普及使大电池手机变得更轻薄,但与极致轻薄机型相比,手感还是略逊一筹。所以,不少追求品质的品牌一直在努力控制电池容量和机身厚度的平衡,苹果就是典型代表。iPhone 16系列将厚度控制在7.8mm,大尺寸的iPhone 16 Plus也只有199g,它们的电池容量分别约为3600mAh和4000mAh左右。即使最大号的iPhone 16 Pro Max,电池容量也只有4676mAh,完全比不上安卓阵营。不过,iOS的电源管理较好,系统对App的推送机制管理严格,所以续航不会成为大问题,这也是苹果敢于使用“小电池”的原因。此外,苹果很可能在今年9月份的iPhone 17系列中推出一款后缀为Slim或者Air的机型,主打极致轻薄。受机身厚度限制,再加上苹果的一贯风格,其电池容量不会太大。不仅苹果,三星在上个月的发布会上展示的Galaxy S25 Edge真机,虽然未公布具体信息,但从现场报道来看,其厚度应控制在6mm左右,电池预计也不会超过5000mAh,预计今年4月正式发布。在国产品牌中,也有看重手感而不追求大电池容量的机型。例如vivo S20,厚度7.19mm,重量186g,手感非常舒适,电池容量为6500mAh,基本不会有续航焦虑。但为了保证轻薄,必须有所取舍,这款手机的性能和后置拍摄能力比同价位其他机型略逊一筹,不过它是一款主打自拍的机型,前置柔光灯和美颜算法是其他友商没有的配置,再加上机身颜值较高,也是一款优势明显的机型。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家的“mini”系列机型逐渐重启。例如好评颇多的vivo X200 Pro mini,以6.31英寸的小尺寸机身保证了良好的握持手感,电池容量也做到了5700mAh,日常使用完全足够。有消息显示,OPPO Find X8 mini、一加13 mini等小尺寸机型也即将推出,对于追求轻薄手感的用户来说,有很多选择。
选择没有对错,只有适合
显然,“续航”与“轻薄”的这场较量还会持续下去,而且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你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你是重度手机用户,每天玩游戏、刷视频、看直播,手机电量低于50%就开始焦虑,那么大电池机型无疑是你的首选。如果你是颜值党,对手机的手感和设计要求极高,平时主要用于社交、拍照,那么轻薄机型更能满足你的需求。随着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未来或许能看到续航与轻薄兼得的机型。比如硅碳负极技术进一步普及可能使大电池手机厚度进一步降低,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则可能彻底改变手机电池形态,带来更高能量密度和更薄设计。但在此之前,续航与轻薄的取舍仍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命题。厂商会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推出差异化产品,消费者则要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本文总结了手机市场中电池容量发展的两种趋势,即大电池追求长续航和小电池追求轻薄。分析了各自的代表机型、背后的技术原因以及对应的目标用户群体,最后指出在当前技术水平下,消费者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在续航和轻薄之间做出选择,同时也展望了未来电池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改变。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1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