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过程中常见的场景,如孩子不听话时家长的威胁话语及其不良影响,阐述了积极暂停的教育方式对4岁以上孩子的效果更好,同时强调妈妈在处理孩子情绪前管理好自己情绪的重要性,包括介绍了通过切换大脑功能区来管理情绪的方法,最后还提及偶尔吼孩子虽不严重,但转变视角和提升认知才能让带娃心态更积极。
姐妹们,有没有觉得天天跟娃待在一块,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呢?同事@莉莉家的娃呀,都快4岁了,那小脾气是蹭蹭往上涨。稍微有点不如意,就开始摔东西,哭闹个不停,搞得莉莉都被气哭了呢。
之前有位妈妈分享过这么个事儿。她带女儿去逛商场的时候,女儿看到一款公主玩具礼盒,眼睛都放光了,吵着闹着非要买。妈妈不同意呀,这小丫头当场就放声大哭起来。商场里人又多,妈妈怎么拉怎么拽都拽不走她。这时候妈妈也是气急了,就对孩子说:“你再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我去领一个听话的小孩回家。”
嘿,你猜怎么着?她家娃可机灵了,立马回了一句:“你捡回去别的小孩,也是人家丢掉的,不会乖的!”
从那以后好长一段时间,孩子只要一提到去舅妈家就特别抗拒。有时候亲戚看到孩子开玩笑说再哭就把你丢掉,孩子就会拼命往妈妈身后躲,眼睛里满是害怕和躲闪。
那像“把你丢掉”“关小黑屋”这种话,真的能让孩子听话吗?其实并没有。只不过是恐惧让孩子暂时屈服了而已。时间长了呀,孩子还会习惯这种沟通方式呢。就变成你吼他一下,他就动一下;你要是不吼,他就跟没听见似的拖着。等孩子再长大一些,有了一定的观察和理解能力之后,还会对这种话产生反抗心理呢。也许当下他会服软,但是下次同样的问题还是会出现。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了。
很多家长可能就不明白了,把孩子关进小黑屋,孩子也冷静了呀,为什么不行呢?这里要注意了,积极暂停最重要的可不是“暂停”,而是“积极”。我们可不想让孩子因为恐惧和威胁,只是暂时变得“听话”,而是希望通过“积极暂停”的方式,先让孩子的情绪平复下来,然后再去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练习,孩子就能明白,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去和自己的情绪相处呢。这种积极暂停的方法呀,对4岁以上的孩子效果会更好哦。
03
妈妈的情绪呢,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情绪,妈妈当然也不例外啦。在处理孩子的情绪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先冷静下来。情绪来了的时候,要去“控制”,但可不是“强忍”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更科学的方法,就是通过切换大脑的功能区,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之前糕妈和张怡筠博士聊天的时候提到过呢。大脑有不同的功能区,负责情绪的是杏仁核,也叫“情绪脑”;让人冷静思考的是大脑皮层,也叫“理性脑”。情绪上升到爆发,大概需要6 - 7秒,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从“情绪脑”切换到“理性脑”,让自己冷静下来。具体怎么做呢?简单两步就好。
这两个基于脑科学的小妙招呢,虽然不能保证每次都有用,但在一些时候,还是能够帮助我们缓冲一下情绪的。
最后想说的是,带娃哪有不发脾气的呀?尤其是家里孩子多的,那简直就是“鸡飞狗跳”,有时候崩溃也是在所难免的。偶尔吼一两声,也没有那么严重。重要的是要转变视角,孩子哭闹呀,并不是在跟我们作对,只是他们还不懂得正面表达自己的情绪呢。还有就是要提升认知,要相信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那些难搞的状况不会一直存在,孩子也是在不断成长和“进化”的。这样做的话,就能让我们带娃的心态更加积极啦。
本文总结了带娃过程中家长与孩子的情绪管理问题。指出威胁孩子的方式只会让孩子暂时屈服,长期会产生不良影响,积极暂停是更好的教育方式。同时强调妈妈自身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介绍了切换大脑功能区的方法,最后提醒家长要转变视角和提升认知以保持积极的带娃心态。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