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河津市乡村集市的情况,包括青年在集市中的创业故事、传统集市变身非遗年货节以及网上集市让年货走向各地等多方面展现河津乡村的发展活力。
在山西省河津市的乡村集市上,有着各种各样诱人的商品。咬一口来自四川的耙耙柑,那酸甜的口感在口中散开;现炸的麻花和馓子,散发出的酥香能飘出老远;刚从田间采来的新鲜蔬菜,还带着泥土的清新芬芳;老乡自己做的猪皮冻、腌萝卜和酸菜,看着就让人有购买的欲望,恨不得马上带回家。
集市上,青年创业“有滋有味”
在河津,赶集被叫做“上会”。这里的集市是由村民们自发组织的,像河津市樊村镇的集市是固定在每月农历的初一、初六举办,干涧村是在初二、初八,固镇村在初三、初九,西磑村在初五、初十。腊月里的集市特别重要,它不仅是村民们购买年货、交流感情的好去处,还为年轻人创造了创业的机会。
1月23日,在河津市南桑峪村的集市上,来自赵家庄乡史惠庄村的青年卫锐轩和他的两个好朋友正在售卖从四川资阳运来的耙耙柑。卫锐轩说:“快过年了,生意好得不得了,大家都是成筐成筐地买。”对于住在附近的买家,这三个年轻人还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要是距离远的顾客,他们就帮忙把水果搬到车上。
卫锐轩告诉记者:“我们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四川资阳有农户的耙耙柑滞销了。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趁着年关去资阳拉些水果到集会上卖。”他们联系好当地农户后,本来打算坐高铁去,但是费用太高了。村支书给他们出主意:“政府有政策,合法运输生鲜农产品的车辆在高速路上能免费通行。我们拉一车本地蔬菜去资阳,再拉回耙耙柑,这样一去一回能省不少高速过路费呢!”
除了赶集卖水果,卫锐轩还开展了网购业务。他说:“这些都是回头客,我建了个团购群,现在群里的人越来越多了。”卫锐轩给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算了一笔账,这忙活的20多天赚的钱抵得上平时好几个月的收入。他还特意留了一批水果,打算过年后去集市上做鲜榨果汁的生意,因为年轻人也很爱喝果汁。忙碌的空当,他还想着用赚来的钱给媳妇买条金项链犒劳她呢。
传统市集变身非遗年货节
借着乡村旅游发展的势头,河津市樊村镇西磑村在年关将近的时候,把传统的年集变成了非遗年货节。
去年11月,西磑村入选了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个荣誉给西磑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今年在西磑村的年货节上,游客们不但能看到西磑村非遗手工花馍、炸麻花、炸馓子的制作过程,还能吃到当地特色火锅,在乡村茶咖体验围炉煮茶、品尝乡村咖啡,听一场山西蒲剧或者西磑小曲。
整个村子就像变成了一个大型游乐场,游客们穿着晋商传统服饰,沉浸在旅拍的乐趣中。各家店面还有返乡大学生扮演NPC(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记者注),和游客们亲密互动,帮助游客集章打卡。玩累了,游客还可以去西磑古堡了解河津农耕历史文化的演变。
近年来,随着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青年回到乡村。西磑村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在对镇磑堡和明清老宅进行保护性开发的同时,开办了帮扶车间、实施民俗非遗体验文旅项目,开办馒头加工车间、古法豆腐制作坊;开设乡村火锅店、村咖以及汉服体验馆;还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宁肯工作8小时,不到村头搓麻将”,在西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薛民的号召下,村里的返乡青年、宝妈以及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在村里找到了工作。
23岁的范澜鑫还没放寒假就听说村里要搞年货节,全家人商量后决定利用爷爷制作手工豆腐的手艺开一家豆腐坊。村里为豆腐坊提供了新场地,订购了新设备。范澜鑫说:“以前爸爸是货车司机,妈妈在一家单位食堂打工,这次年货节让家里人有了新工作。”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西磑村150多名村民的人均月收入超过了2500元。薛民对西磑村发展乡村文旅充满信心,他说:“年货节让我们知道这条路是对的。文商旅融合,用文化带动旅游,用旅游促进消费,让村民们稳稳地端住乡村旅游这个饭碗。”
网上集市让年货跨越山海
西磑村年货节期间,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刘思思报名参加了河津市乡村e镇的电商培训课程。经过几天的培训,她发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家乡特色,比如河津的琉璃和剪纸等。
乡村e镇是山西省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项目。据河津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商务)局开发区管理股负责人柴维华介绍,河津市乡村e镇主要通过建设共享直播间、研发文创产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河山津选”等方式,来促进本地产品的销售和品牌的提升。此外,还开展了多期电商基础知识培训和电商技能大赛,培养了一批电商人才和网红达人。
记者到河津市乡村e镇采访的时候,负责人胡铁铮正忙着把装满河津特色年货的包裹寄往全国各地。
胡铁铮告诉记者,他们精心挑选河津当地一些“小而美”的自主品牌产品,对其进行年轻化、电商化改造。“有琉璃摆件、剪纸挂画、苹果醋、芝麻糖、小麻花、沙琪玛、韭花酱等,总共入驻了75款产品。”
他们不但对产品进行改造,还合作研发新产品。胡铁铮介绍,不久前,他们和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合作推出了西红柿NFC(非浓缩还原汁——记者注)饮品,还对果汁产品的外包装进行了升级,并且开发了琉璃文创礼盒在电商平台销售。
听说可以集中选购河津的特色年货邮寄,消费者范建国(化名)走进了乡村e镇。现在快退休的范建国在女儿的帮助下学会了网购,但是每到年集的时候,老范还是会掐着日子去“上会”。范建国选了最能代表河津的芝麻糖、沙琪玛、草莓汁、韭菜花等年货,寄给多年不见的老战友,他说:“也让他们尝尝我们河津的年味。”
本文通过讲述河津乡村集市中青年创业、传统集市转型、电商助力年货销售等情况,展现了河津乡村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乡村振兴等多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成果,反映出乡村发展的多元活力与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