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互助幸福院:为农村老人打造充实晚年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农村养老情况,重点讲述了互助幸福院给老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包括老人们在幸福院内的日常活动、居住条件、管理模式以及各种文化娱乐和健身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正月初六,阳光正好,洒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平地泉镇花村的互助幸福院里,院里满是欢声笑语。老人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或是聚集在活动室里,沉浸在象棋的对弈或是扑克的游戏中;或是三五成群地结伴走进音乐室,精心排练节目。

“住在这儿的老人啊,最年轻的都60岁了,年纪最大的有90岁呢。老人们凑在一起唠唠家常、下下象棋,每天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充实又幸福。过年的时候啊,餐厅做了好多美味的食物,黄澄澄的油炸糕看着就诱人,热腾腾的大烩菜香气扑鼻,老人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观看节目,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已经79岁的村民张德礼满脸笑容地说道。

乌兰察布市的人口结构有着特殊之处,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了30%,在内蒙古自治区来说,老龄化的程度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存在着诸多问题,像留守的老年人数量较多,养老的相关设施也不够完善齐全等问题颇为突出。

为了填补农村养老服务方面的不足,自2012年起,乌兰察布市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农村养老模式,那就是在全市的各个旗、县、区建设互助幸福院。这个互助幸福院主要邀请60岁以上的几类老人入住,包括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以及贫困老人等。

“2012年底的时候,花村的互助幸福院建成了,我和老伴是第一家登记入住的呢。我们分到了一间42平方米的砖瓦房,房子被隔成了里外两间,特别干净宽敞。”张德礼回忆道。

花村互助幸福院的入住对象是来自平地泉镇9个村、20个村民小组的一些特殊农户,像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还有整合搬迁村庄的农户。这个幸福院有两种户型,一种是42平方米的,一种是28平方米的。室内的生活设施非常齐全,暖气、水冲式卫生间、厨房等应有尽有,室外还配备了5平方米的凉房、2平方米的菜窖,而且每户门前都预留了菜地。

“老家没有的东西,互助幸福院这儿都有。而且还能免费住,每年只需要交电费和水费就行。”张德礼说道。

为了进一步提升互助幸福院的管理服务水平,察哈尔右翼前旗探索出了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乡镇的党委、政府会从常住幸福院的人员当中挑选出那些热心、在群众中威信比较高而且身体健康的人来担任院长。院长要全面负责院里的管理服务工作,关心照顾院里老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要接受老人们的监督,如果遇到重大的问题就得及时向村、镇汇报。

“村委会的办公地点就在幸福院呢,平时要是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都会积极帮忙解决,不管大事还是小事,基本上都能在幸福院内部就解决了。目前花村幸福院入住的老人有116人,入住率达到了100%。”花村党支部书记朱晓军介绍说。

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长顺镇刀拉胡洞村的互助幸福院文化活动室内,乌兰牧骑队员正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呢,活动室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

这个文化活动室可是常年免费开放的,老人们可以在里面下象棋、演奏乐器等。村里还专门成立了文体娱乐队,会定期邀请电影放映员来给老人们播放电影,还会邀请乌兰牧骑等来为老人们带来精彩的文艺演出,极大地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前在村里的时候,没什么文化娱乐活动,我和老伴就只能在家里待着。现在大家住得近了,看看电影、看看文艺演出,还能从中学到不少新的词语,掌握很多新的知识呢。”79岁的村民陈庭权感慨地说。

目前,乌兰察布市在各个幸福院都设置了图书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室,并且配备了音响、电视、棋牌等设备,给老人们提供文化服务;还设置了健身活动场所和场地,配备了必要的健身器材,方便老人以及周边居民开展健身活动。全市总共建成了475处互助幸福院,这有效地缓解了农村老年人集中养老的问题,让老年人的获得感大大增强。

乌兰察布市面对农村老龄化程度高、养老设施不足等问题,探索出互助幸福院这一养老模式。从老人们在幸福院的幸福生活日常、居住条件、管理模式到文化娱乐和健身设施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展现出互助幸福院有效缓解农村养老问题,提升老人获得感的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642.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