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襄汾关村:庭院经济中的女性力量 襄汾关村:从庭院美食到乡村振兴

襄汾县古城镇关村的庭院经济发展情况。通过董巧玲制作“八大碗”、安红香蒸馍等事例,展现村民在庭院中开展经济活动的场景,体现了庭院经济不仅是家庭增收手段,也是推动“美丽庭院”建设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彰显了村中的女性力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看襄汾关村:庭院经济中的女性力量 襄汾关村:从庭院美食到乡村振兴

在襄汾县古城镇关村,一幅热闹的庭院经济景象正在上演。董巧玲,这个关村的村民,同时也是村妇联主席,正在自家院子里忙得不可开交。她将不同品种的蒸碗放在一起蒸,此时的笼屉仿佛成了一个奇妙的美食融合器,各种食材的香气在其中互相渗透、互相浸润。这种独特的蒸制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中鲜美的汁水,使得蒸出的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董巧玲一边忙碌着,一边热情地向客人介绍着自家的拿手好菜——“八大碗”。

董巧玲满脸笑容地和记者分享着自己的喜悦:“往年啊,到了腊月二十左右才开始忙起来,可是今年一进入腊月就接到了不少订单呢。”她的眼神里满是幸福,接着说道:“自从做‘八大碗’之后,在家就能把钱挣了,这种感觉真的很幸福。”

董巧玲还有着特殊的身份——村妇联主席。自从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工作以来,村妇联积极行动,通过现场交流、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依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开展庭院经济项目。董巧玲家的“八大碗”便是这庭院经济的一个生动缩影。从2021年开始,她和厨艺精湛的丈夫把家打造成了一个农家乐。在传统“八大碗”制作的基础上,他们不断尝试、探索,精心研究新菜式,这种创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光顾。随着生意日益兴隆,董巧玲夫妇渐渐忙不过来了。于是,她召集村里的姐妹们到小院帮忙,并且按照工作量给姐妹们支付工资。到了2022年11月,她还注册了“晋福临”商标,带着姐妹们一同走上特色产业致富的道路。

关村的安红香也在庭院经济中收获颇丰。她说道:“我这一天忙起来的时候,要蒸8000多个馍呢,常年给县城的大小饭店供货。”年关将近的时候,她就更加忙碌了,除了要给饭店供货,还有许多年馍和花馍的订单。自己实在忙不过来,就雇了好几个村民来帮忙。看着一锅锅热气腾腾的馒头出锅,那景象就如同她的日子一般,蒸蒸日上。

关村可不只有“八大碗”和馒头,关村豆腐、关村羊肉锅等特色美食也都出自这些庭院。每一户特色小院的背后都离不开女主人的辛勤付出。她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讲述着乡村蝶变的故事,让每一位踏入小院的人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

庭院经济可不仅仅是每个家庭盘算着赚钱的小事情,它更是全力推进“美丽庭院”建设这个大事业的重要力量。襄汾县妇联一直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坚持将“美丽庭院”和经济发展融合起来,不断拓宽生态效益转化的路径。利用庭院资源和当地特色,把“美丽庭院”与乡村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合起来,探索出“美丽庭院 +”的发展模式,让这些小小的庭院既有吸引人的地方,又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巾帼智慧和力量。

本文总结了襄汾县古城镇关村庭院经济的发展情况。从董巧玲和安红香的事例出发,阐述了庭院经济在增加家庭收入、带动妇女就业、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强调了妇联在其中发挥的引导作用以及“美丽庭院+”模式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520.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