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针对读者关于未来几年投资赚钱和资产增值的疑问,作者以直接的观点指出赚大钱、快钱的红利期已过,各行业内卷严重,“一夜暴富”不切实际,进而提出要脚踏实地做好五件事,包括捂紧口袋、保住工作、避免过度教育、置顶健康以及保持亲密关系和谐等方面的阐述。
最近,有读者向K哥询问,接下来的数年里,该如何进行投资赚钱,又怎样让资产实现增值呢?K哥的回答非常干脆,赚大钱、迅速赚钱的红利时期已然终结。如今,各个行业都在加剧内卷,任何想要“一夜暴富”的念头,都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的幻想。在K哥的观念里,若想在未来几年里赚到钱,让生活品质得到提升,那就务必实实在在地做好以下这5件事:
01 首先,捂紧口袋
1. 节制消费
法国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让·鲍德里亚,在他的著作《消费社会》里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消费是一个体系,它维护着秩序与组织的完整性,消费既是一种道德和理想的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沟通和交换的社会结构…”鲍德里亚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消费主义陷阱的本质,那就是“消费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购买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表达”。
在K哥看来,消费市场包含着几种不同类型的需求,像基本需求、改善型需求,还有被商家创造出来的“需求”。基本需求,也就是所谓的刚需,大家日常生活里“基本款”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都属于这个范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家为了获取更好的生活体验,产生一些改善型需求是合理的,例如购买空气加湿器、扫地机器人等;然而,某些被商家创造出来的新“需求”,就有点偏离生活的本质了,更倾向于“社会文化或者社会阶层的表达”。比如说,花费几十元吃一支高档雪糕,或者花几千甚至几万块钱购买一个商业IP的限量版周边产品。
按理说,如何消费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K哥还是建议大家尽可能少花钱,紧紧捂住自己的钱包,重点关注“基本需求”,谨慎对待“改善需求”,避免商家炮制出来的“新需求”。与其用消费来显示自己的身份,还不如把钱存起来,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寒冬”。
2. 增加储蓄,谨慎投资
在社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理财策略应当更加谨慎、保守。K哥个人的建议可以归结为6个字:多存钱,少投资。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投资就意味着预测未来,而不确定性无疑是投资的最大敌人。可是在当下的世界,到处充斥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战争的爆发、政治的博弈、经济的下行……这些不确定性在各个领域不断积累风险,使得市场上很难找到既具备流动性又具有安全性的投资标的。所以,如果你和K哥一样是普通大众,建议你最好把钱存在银行里。如果非要通过投资来对冲通胀,那么也建议你多配置一些保守型资产,其他类型的资产最好不要涉足。
特别是对于“抄底房地产”这类诱惑,一定要有足够的定力和分辨能力。首先,房地产现在是否处于“底部”,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取决于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向、未来需求市场的规模变化等诸多因素,绝不是一些财经名嘴随便忽悠几句就能解释明白的。大家一定要想清楚,千万不要把巴菲特所说的“恐惧”和“贪婪”弄反了。
02 其次,保住工作,莫要瞎折腾
1. 工作是根基
最近K哥看到了两个数字,真可谓是“一眼惊心”:一个是近期央视报道的“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经达到2亿人”;另一个是前几天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高达1179万人”。无需多言,相信这两个数字已经足以反映出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就业趋势了。K哥建议大家心中要有一根弦,要提前做好准备,打好自己的“工作保卫战”。
同时,还需要尽快转变两个认知误区:
第一,公司必须每年都涨薪;薪资是否增长,取决于个人的表现、市场的行情以及公司的盈利状况等多种因素,在如今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涨薪的客观基础。大家要“识时务”,能够有工作、不被降薪就很不错了,就别再奢求更多了。
第二,企业不行,我就摆烂;要记住,环境越是不好,个人就越要提升自己,而不是随波逐流,消极怠工。要知道,这个时候恰恰是自己收心、积累、蓄势的最佳阶段,摒弃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专注于自身能力的提升,磨炼技能,向下扎根,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等到经济好转的时候,就能够一鸣惊人。
2. 避免裸辞创业
大家几乎都能看清当前的形势,可为什么还有些人非要像飞蛾扑火一样去创业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被迫”创业。K哥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人到中年失业了,一时又找不到工作,最后只能无奈地选择“创业”,让自己有事可做。
马斯克曾经说过“如果连创业都需要人鼓励,那建议你还是不要创业了”。这种“被迫”创业的群体,结局往往也不会太好。就像K哥的朋友,做了半辈子技术的IT人,突然转行去做餐饮,在认知和资源各方面都是“门外汉”的水平,怎么可能赚到钱呢?如果非要创业,K哥建议最好采用“轻创业”模式,根据自身的优势、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尝试一下自媒体或者轻咨询之类的行业。
03 再者,避免过度教育
1. 鸡娃需适度
多年前,朋友圈里曾流传一篇爆款文章《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讲的是一位月薪3万的高管妈妈,因为念名校五年级的女儿放暑假,要去美国游学、要请保姆家政、要学钢琴学游泳…结果自己变得手头拮据,连衣服都不敢买。前几天K哥又刷到另一篇文章《钢琴崩盘后,中产父母发懵:卖琴的倒了,教琴的跑了,学琴的哭了》,讲述的是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钢琴产业一片混乱。文中提到一位钢琴老师,以前找她学琴的学生多得教不过来,而现在却很难招到学生的艰难处境。
这两篇文章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的教育不是用来攀比、炫耀的,而是要让孩子“量力而行”,家长自己也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在这个收入下降、消费降级的时代。
2. 职场竞争的关键并非学历
如今的家长,还需要有另外一种前瞻性,那就是在未来10年,随着婴儿潮那批孩子进入职场,就业形势会变得更加严峻。而且,随着全球范围内AI技术革新的不断推进,未来工作岗位对技能的需求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今后,培养孩子的差异化能力和综合素质,远比单纯拥有一个学历要重要得多。只有具备创新思维、跨界整合等差异化能力和更全面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在未来更具颠覆性、更有挑战性的职场中脱颖而出。
04 然后,重视健康
1.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自6月份以来,K哥看到了好几起大厂员工猝死的新闻,其中包括某科技公司38岁的测试人员、某著名跨境电商的研发人员等。大家都知道生活不容易、工作不好找,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自己的健康,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锻炼身体,合理膳食,尽量不熬夜。还是那句老套却实在的话,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0”,没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2. 合理配置保险
在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时,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为自己和家人配置一份合适的保险,比如大病险、意外险等。毕竟,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来。在赚钱能力逐渐减弱的人生下半场,如果遇到不好的事情,要是有一份兜底的保障,确实能够帮助自己的家庭度过难关。
05 最后,维持亲密关系的和谐
1. 亲密关系影响生活幸福度
亲密关系是幸福生活的基石。如果感觉生活不幸福,80%是你的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认真反思一下,你的父母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是否健康、正常呢?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长达70多年的调查研究,这个研究选取了两组跟踪对象,一组是哈佛大学大二的学生,另一组是波士顿最贫穷区域的男孩。在整个跟踪研究过程中,这些人的幸福感、满足感一直在不断变化,但后来他们的观点却逐渐趋于一致,都认为融洽和睦的亲密关系才是生活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而且,在这些人当中,越早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取得的人生成就也就越大。
2. 人到中年,守护家庭稳定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家,是世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人到中年,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家,这里才是我们最重要、最温暖的港湾。K哥建议大家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把笑脸带回家
家不只是一座房子,更重要的是里面住着你爱的人。不管在外面有多艰难,受了多大的委屈,回家之前一定要想办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尽量带着微笑走进家门。不要让自己的不愉快影响到全家的氛围。
2)注重仪式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平平淡淡的日常点滴。但又有谁不渴望平凡生活中的小惊喜呢?《小王子》里有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不同于其他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试着在一些特殊的日子,给你爱的家人送上一份祝福或者一个小礼物,让平淡的日子增添一些亮点和色彩。
3)对伴侣忠诚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真正的爱情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行为才是忠心的最好说明”。一个人不管是发达还是落魄,都应当保持对伴侣的忠诚,这是做人的底线,也是对伴侣最大的尊重和最深沉的爱。
革命先驱瞿秋白说过:“如果人是乐观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会增强抵抗力。”面对未来,面对生活,希望我们都能勇敢乐观!与大家共勉。
文章针对未来赚钱和生活改善给出建议,指出赚大钱快钱红利期已过,应脚踏实地。从捂紧口袋(少花钱、多存钱少投资)、保住工作(重视工作、不裸辞创业)、避免过度教育(鸡娃量力而行、重视综合素质)、置顶健康(养成习惯、配置保险)、保持亲密关系和谐(认识关系重要性、中年守护家庭)等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未来几年实现赚钱与生活品质提升,这些建议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