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您走进烟台高新区,展现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包括科技创新平台的集聚、企业创新主体的发展以及产业创新生态的优化等方面,阐述科技创新如何成为推动烟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5日讯:当我们踏入烟台高新区,就能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澎湃活力在每一处涌动。无论是实验室里科研人员的潜心探索,还是生产线上的智能化升级,亦或是产业园区内的协同创新,一幅由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画卷正在这里缓缓展开。
科技创新平台不断集聚,释放出强劲的磁吸“热效应”。这些年来,烟台高新区始终将创新平台建设当作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在这片区域,有着全市独一无二的先进药物递释全国重点实验室,还有海工装备领域的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到了2024年,更是实现了省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现代数字渔业实验室”和“航空航天装备高性能特种合金智造与应用实验室”获批筹建。就这样,一个具有高新特色、能够支撑产业、各平台梯次衔接的“3131”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像一块强大的磁石一样,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和优质项目在此安家落户。
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及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已经精心策划启动了4个重要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推进,成功实现了3项重大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还引育和培养了10多名高端技术人才和科技骨干,并且孵化出2家科技型企业,为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如同点燃了高速发展的“强引擎”。烟台高新区一直把企业视为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积极推动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在这里,国家孵化器多达5家,占据全市的一半,省级孵化器有3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也有5家。并且,这里谋划建设了像IVD产业园、空天信息港等一批专业加速器项目,使得创业孵化的承载功能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总量在全市位列第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市场主体的比例更是位居全市第一。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烟台高新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满脸自豪地说:“我们公司每年都会把销售收入的6%以上投入到研发当中,现在已经拥有100多项专利,产品还远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呢。”
产业创新生态的不断优化,就如同为科技人文厚植了一片“肥沃土”。良好的创新生态犹如科技创新的“阳光雨露”。烟台高新区持续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培育产业的浓厚氛围。区内规模以上高产产值的占比在三年内稳步上升,一直稳居全市前列。聚焦“深海深空”领域,大力推进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建设,储备和培育未来产业。高新区还持续关注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举办科普讲解大赛,区内的科普教育基地已经达到8家,科技文化氛围十分浓厚。这里还曾三次被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烟台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烟台高新区入选国家级校企协同育人基地,是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与高校合作建设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的国家级高新区。我们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高质量启动工信部‘百园百校万企’的联合行动,发动园区企业发布技术需求榜单11项,揭榜4项,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如今的烟台高新区,创新活力如同泉涌般竞相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无疑已经成为推动这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新的一年里,烟台高新区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园区的建设步伐,为烟台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烟台高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成果显著,其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吸引人才和项目,企业创新主体发展良好成为发展重要力量,产业创新生态优化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这三者共同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未来高新区将继续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烟台发展助力。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