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阐述了科技对一流营商环境的赋能作用,以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为例,讲述了上海在营商环境打造方面的努力。包括发布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后,市科委对照新评估体系激发科技企业活力的举措,还详细介绍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以及科委在解决产业发展各类难题方面的计划等。
在当今时代,科技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为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注入强大的能量。就拿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来说吧,这可是上海大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中的重要一员呢。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它需要前端的基础研究,这就如同大厦的根基一样重要;也需要中端的成果转化,这是连接基础与应用的桥梁;还需要后端的应用落地,这是整个产业价值的最终体现。而在中后端的发展进程中,那种“敢干、敢闯、敢投”的浓厚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2月5日,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上海市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按时发布了。要知道,营商环境的建设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攀登,没有所谓的最好,只有不断追求更好。据新民晚报记者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得到的消息,在接下来的阶段,市科委将会根据世界银行新营商环境评估体系(BR)的相关要求,持续不断地激发科技企业的主体活力,努力构建一个开放创新的生态环境,进而优化营商环境。
生物医药产业活力的持续爆发式增长
当前,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在全球产业深度调整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作为上海着重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在近年来遭遇了多重挑战。在过去的一年里,市科委全力以赴地落实生物医药产业新一轮的上海方案,精心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这样的努力下,上海的生物医药制造业开始企稳回升,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记者了解到,2024年整个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活力持续高涨。从数据上来看,生物医药制造业的产值达到了2011.67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151.92亿元,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增长了3.3%。在一些优势领域,比如治疗性生物制品、医学影像设备等方面的增长情况非常不错。小方制药、益诺思这两家生物医药企业分别在上交所主板和科创板成功发行上市。除此之外,在全国范围内,上海的表现也很亮眼。全市国产1类创新药上市的数量达到了7个,在全国排名第二,占全国总量的17.5%;进口1类创新药有3个。国产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上市15个,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量的32.6%,进口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有17个,这些创新成果和前一年同期相比都有了显著的增长。在海外授权许可交易方面,金额超过5亿美元的项目有15项,总的交易额达到了198.33亿美元,同比增长30.52%,在全国排名第一。
市科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积极推动了千健国科、先正达集团等项目的签约,大力支持罗氏制药、第一三共等企业的高能级项目加大投资;推动翰森制药全球研发总部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波士顿科学生产制造基地、直观复星总部及产业化基地等一批项目也顺利竣工了。”
“小切口”带来“大收益”
大家都清楚,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这个转化能够成功并且落地实施,那么双方都很有可能获得巨大的收益。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像“店小二”一样的服务来让这条路走得更顺畅呢?这可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记者注意到,上海在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一个看似“小切口”的举措正在撬动“大收益”。上海积极落实《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大力推动“赋予所有权 + 转让 + 协议约定”的全部所有权赋权、合规创业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并且推动试点单位建立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尽职免责等配套制度指引。在2024年,改革试点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39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单位赋权成果达到了185项,其中全部所有权赋权有82项,转化金额达到了10.9亿元,推动科研人员自主创业或者合规整改的公司有149家,吸纳的投融资达到了68亿元。
令人欣喜的是,还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转化案例。比如说华东师范大学,它以许可、转让、作价投资这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金额从2023年的708万元增长到了2024年的4.76亿元;上海理工大学在赋权文件出台之后,首个完全赋权成果“人形机器人项目”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亿元的融资;瑞金医院产生了两个亿元转化合同,它与上药睿尔就“血友病基因治疗”技术方案达成了2.7亿元的转化协议,与上海莱士血液制品公司达成了1亿元的“出凝血药物”专利包转化合作……
助力解决各种难题
市科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会持续发挥高质量孵化器的示范带动作用,来帮助解决在推进投融资、场景应用、专业平台建设、海外拓展等各个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同时,市科委还将继续开展高质量孵化器的遴选布局工作,只要条件成熟一个,就启动一个,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孵化发展的新高地。
另外,市科委还会积极构建职业化技术经理人的生态系统,大力支持上海技术交易所建设全国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构建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以此来促进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互通和转化应用。
记者还得知,市科委将进一步健全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机制,更好地发挥创新药的临床效益,从而增进人民的福祉。依托浦东新区综合改革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率先开展创新药入院使用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坚持人民至上、创新优先、先行先试、风险可控等基本原则,聚焦创新药的入院、使用、定价、支付、审评审批等关键环节,加强“三医”协同,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积极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文章聚焦于上海的营商环境打造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介绍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发布后科委的举措,接着阐述生物医药产业在2024年的发展成果,包括产值增长、企业上市、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成果等。同时讲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成果与案例,最后提及科委在助力产业解决难题、构建技术经理人生态、健全创新药发展机制等方面的计划,全面展示了上海在科技与营商环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多方面努力与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