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阐述公募基金在今年1月的分红情况,包括分红总额、不同类型基金的分红占比、单只产品分红情况以及分红次数等内容。
公募基金开启了大规模的“派息”。
在今年1月的时候,有超过620只基金产品宣布进行分红,累计分红的金额已经超过了250亿元。这个数字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超过了130%,可谓是相当惊人。
从基金的类型方面来看,债券型基金在分红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所有参与分红的622只基金里(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债券型基金的数量达到了445只,占比超过了七成。其分红的总额更是高达148.83亿元,在整个分红总额里所占的比例接近六成。
深圳的一位公募人士提到,去年债券市场整体的表现是很不错的,积累下了相当可观的可分配收益,这就为分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很多债券型基金的持有人结构里,机构投资者的占比比较高,通过分红,机构投资者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从而增厚最终的收益。
除了债券型基金之外,还有67只被动指数型基金也参与到了分红当中。它们的分红总额达到了69.36亿元,占比为27.52%。这里面有不少宽基ETF,像是跟踪沪深300指数、中证1000指数、上证180指数的产品。
沪上的一位公募人士表示,一方面,去年被动指数型基金不管是发行的数量还是规模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就为分红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想要借助分红来提升ETF的吸引力,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在分红金额显著攀升的同时,基金公司对分红机制也进行了创新,分红的时机选择更加多样化,部分基金在市场波动的节点及时分红,部分基金设置了“强制”分红机制以及月度/季度分红频率和评估机制,这都是为了给投资者锁定收益、规避风险。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总共有622只基金产品宣布分红,累计分红总额达到了252.0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359只基金、109.31亿元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73.25%、130.58%。
从单只产品的分红金额来看,有47只公募基金的分红金额超过了1亿元。其中,华夏沪深300ETF的分红金额达到了26.83亿元,暂时排在榜首;南方中证500ETF的分红金额为15.92亿元,位居第二;华泰柏瑞红利ETF、华夏鼎丰的分红金额都超过了10亿元;南方中证1000ETF、易方达稳健收益B、易方达裕祥回报A、中银睿享定期开放、中银证券汇宇定期开放、中银悦享定期开放这些基金的分红金额均超过了5亿元。
从基金的分红次数来看,有多只基金在1月进行了两次宣告分红。例如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在1月10日和1月23日发布了分红公告,并且分别在1月14日和1月27日派发现金红利,A类份额年内分红总额为1.47亿元,C类份额累计分红0.22亿元。另外,易方达价值精选也在1月两次宣告分红,该基金于1月14日、1月21日发布分红公告,分别在1月16日、1月23日发放现金红利,两次分红累计发放4.38亿元。
从单位分红来看,最“豪气”的基金产品当属鹏华前海万科REITs,这个产品在1月20日(场内)、1月21日(场外)派发现金红利,单位分红达到1.5661元,金额在全市场居首。其次是国泰纳斯达克100,该产品于1月21日发放现金红利,单位分红为1.000元。
本文总结了公募基金在今年1月的分红情况,包括分红总额较去年大幅增长,债券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基金是分红主力,不同基金在单只分红金额、分红次数、单位分红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同时还提到了分红背后的一些原因以及基金公司分红机制的创新。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