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当地时间2月3日宣布大米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这一事件。阐述了该状态下国家粮食管理局的相关举措,如低价出售缓冲库存大米以稳定米价并补充库存惠及农民,还介绍了缓冲库存的含义以及计划出售的大米数量。同时提到大米在菲律宾家庭预算中的占比,尤其贫困家庭占比更高,所以稳定米价对消费者和农民都非常重要。此外,还指出菲律宾近年来米价居高不下且依赖进口的情况,包括2024年进口量创新高,以及当前的米价和国家粮食管理局与地方政府单位的转售价格等,最后提及总统竞选时未兑现的米价承诺。
当地时间2月3日,菲律宾农业部长劳雷尔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宣布,那就是大米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这一宣布对于菲律宾的大米市场来说,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将在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菲律宾进入这种“粮食安全紧急状态”的时候,国家粮食管理局就被赋予了特殊的职能。它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把作为缓冲库存的大米出售给地方政府和其他的政府机构。这样做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稳定当地的米价。毕竟,米价的稳定与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采购当季收获的稻米来补充缓冲库存,这种做法是一举两得的,既能够稳定市场,又能够让当地的农民从中受益。
那什么是缓冲库存呢?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专门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以及政府救灾计划中能够有足够大米供应而设立的库存。菲律宾国家粮食管理局之前就有表示,一旦宣布进入这种“粮食安全紧急状态”,他们是有一个明确的计划的,那就是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售出15万吨大米。这15万吨大米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换算成50公斤装的大米袋的话,大约就是300万袋。
从菲农业部的数据来看,大米在菲律宾家庭预算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接近10%。对于那些贫困家庭而言,这个比例更是高得惊人,能够达到20%。所以,无论是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还是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稳定大米的价格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在近年来,菲律宾的米价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并且这个国家还严重依赖进口大米。就拿2024年来说,菲律宾大米的进口总量创下了468.4万吨的历史新高,和2023年的360.7万吨相比,高出了近30%。再看看菲律宾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2025年1月中旬的时候,菲律宾普通精米的平均零售价为一公斤48.12比索(约合人民币5.9元)。不过,菲农业部也表示,国家粮食管理局可以以每公斤36比索的价格向地方政府单位出售其大米库存,地方政府单位拿到这些大米之后,可以以每公斤38比索(约合人民币4.6元)的价格进行转售。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2022年参加总统竞选的时候,曾经做出过一个承诺,那就是要把米价降至每公斤20比索(约合人民币2.4元)。然而,到现在为止,这个承诺依然没有能够兑现。(总台记者 黄铮铮)
本文总结了菲律宾大米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这一事件的多方面情况,包括紧急状态下的措施、缓冲库存相关、米价在家庭预算中的占比、米价居高不下且依赖进口的现状以及总统未兑现的米价承诺等内容。这些情况反映出菲律宾在大米供应和价格调控方面面临的复杂局势。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