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春节档电影的票房情况,重点对武侠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票房、口碑进行介绍,并分享了作者观看该片后的感受,包括对郭靖“侠之大者”精神的理解,对片中女性角色塑造的看法等内容。
大年初三,春节档电影市场热闹非凡,总票房已然突破40亿这个惊人的数字。而在众多影片之中,作为今年春节档唯一的武侠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表现十分亮眼,其累计票房已经冲破5亿大关。
这部电影的观众口碑也是好评居多。尽管当下已不再是武侠片的黄金时代,但侠义精神却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国人的骨子里,它就像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
就在今天上午,笔者刚刚看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内心满是武侠豪情。那首经典的《射雕英雄传之华山论剑》的主题曲《世间始终你好》的旋律,一直在脑海里回荡。
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是改编自金庸同名武侠小说的第34章至40章,也就是说,徐克改编的是《射雕英雄传》的大结局部分。这部分剧情涵盖江南六怪桃花岛被害、郭靖大战欧阳锋、郭靖回归大宋、华山论剑等情节,而且这部分内容是首次被搬上大银幕,由此可见,徐克不仅敢于改编,而且在剧情挑选上很有眼光。
下面就来聊聊我看完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后的具体感受。
一、郭靖大战欧阳锋、一人对峙大汗千军万马,尽显“侠之大者”风范
电影《射雕》的前20分钟属于引子部分,通过郭靖的自述,将郭靖六位师父桃花岛遇害、他与黄蓉产生误会、后来铁枪庙郭靖得知真相后悔等情节简单叙述清楚,之后正片才正式开始。这版《射雕》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缺点,就是剧情跳跃性较大,显得有些支离破碎。对于那些完全没看过原著或者剧版故事的观众来说,在理解人物和部分剧情时可能会有些困难(据说该片有不少删节内容)。
不过,完全不了解《射雕》故事的成年人应该比较少了,毕竟《射雕》已经被前后改编过十几个版本,不管是几零后,哪怕没读过原著小说,想必也都看过某个版本的《射雕》。
郭靖大战“西毒”欧阳锋以及他慷慨陈词劝退大汗撤军这两个桥段,无疑是影片的高潮与精华所在。
论头脑和武学才能,欧阳锋无疑是武学奇才。黄蓉故意用半错半对的方式为欧阳锋默写错误百出的《九阴真经》,没想到欧阳锋走火入魔之后,功夫还能大增,练成部分九阴真经,实在令人钦佩。然而,执着于成为“天下第一”武学高手的欧阳锋,始终无法领悟武学的真谛,所以他一生都只能被人嘲讽为“老毒物”“西毒”,根本称不上“侠”。
那么什么是“侠”呢?
金庸早已给出答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像欧阳锋这样做事只求自己痛快的武林邪派人士,即便武功再高,也与“大侠”二字毫无关联。
反观郭靖,虽然从来没人夸他聪明,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性格敦厚善良、为人正派朴实,有着悲天悯人的侠义情怀。所以郭靖与欧阳锋对战时,欧阳锋不管他人死活,猛打猛拼,而郭靖却顾及每个人的生死,绝不会为了一时之快连累无辜之人。
欧阳锋被郭靖打败逃走后,大汗准备“借道”大宋城池去攻打金兵。郭靖深知大汗的铁血兵马所到之处必然生灵涂炭,所以必然要阻拦大汗。大汗不理解郭靖,说郭靖和他娘都是草原人养活的,郭靖更是他的金刀驸马,而宋人与郭靖有杀父之仇,为什么还要帮助大宋?但郭靖虽然生长在草原,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大宋子民的身份,他阻拦大汗不是为了大宋的昏君,而是为了大宋的老百姓。
影片结尾有个镜头,郭靖与黄蓉手拉手做出阻挡大汗军队入城的姿势,这个镜头被一些网友在网上嘲笑,他们觉得郭靖和黄蓉这样做简直是不自量力,令人耻笑,毕竟他们面对的是大汗的千军万马。
但我却认为,这个片段恰恰是郭靖“侠之大者”精神的最佳体现。郭靖与黄蓉武功虽高,但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面对的是草原骑兵、千军万马。然而,郭靖就是有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精神。只要他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哪怕千难万险,也会义无反顾地去做,这就是郭靖的“憨”,也是他的侠之大者精神。
有人说,《射雕》最后,郭靖仅凭三言两语就让大汗退兵,郭靖本是嘴笨之人,什么时候有了辩士的本事?但要知道,大汗退兵并非只因郭靖的几句话,而是综合考虑的结果。
其一,郭靖刚刚为了救他大战欧阳锋,他不能让儿子和将士们看到自己恩将仇报。郭靖是恩怨分明之人,大汗对他有养育之恩,他从未忘记,所以大汗有难时他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但大宋有难,他同样会挺身而出维护大宋。
其二,大汗亲眼目睹了郭靖的盖世武功。欧阳锋是“中原五绝”之一的顶尖武学高手,而郭靖年纪轻轻就能大败欧阳锋,可见郭靖武功之高令人恐惧。如果大汗硬要“借道”,必然与郭靖起冲突,到时候郭靖挟持他易如反掌。
其三,郭靖义正辞严的一番话确实击中了大汗内心。大汗一生纵横草原,自以为是盖世英雄,但当郭靖质问他,难道让将士血流成河、百姓生灵涂炭来成就自己的伟业,这是真英雄所为吗(忘记原台词,大体意思如此)时,大汗沉默了。这个戎马一生的铁血男子,可能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需要时间去认真思索后半生的安排。
其四,大汗惜才。大汗欣赏郭靖,不然不会让他做自己的金刀驸马。大汗一直希望郭靖能为己所用,因为很明显,大汗的三个儿子,老三拖雷与郭靖一样不喜战争,而老大和老二眼界浅且心胸狭窄搞内讧。他非常需要郭靖这样既懂兵法又武功高强还有号召力的人才为己所用。所以大汗撤兵,并非因为郭靖与黄蓉手拉手抵抗,也不是因为郭靖的几句劝诫,而是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黄蓉和郭靖手拉手御敌的镜头,更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表述,表明两人心心相印、生死相依,也表明黄蓉这个原本个性十足的东邪之女,要以丐帮帮主的身份,抛弃小情小爱,与心爱之人共同抵御外侮了。
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的女性角色,契合当代年轻人审美
徐克选中庄达菲出演黄蓉,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理解。
还有选中新人演员张文昕出演华筝,在影片上映前,也有很多人表示怀疑,她能演好吗?
但看完电影后发现,庄达菲饰演的黄蓉虽然少了几分娇俏灵动,却多了沉稳大气与达观洒脱。而张文昕饰演的华筝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堪称所有《射雕》版本中最出彩的华筝公主。这版华筝可以纵马驰骋在广阔草原,可以弯弓射雕,也可以大胆对郭靖表达爱意,被郭靖拒绝后还能悄悄放走郭靖,得知黄蓉是情敌后与黄蓉痛快打一架,之后两人不再有矛盾还能惺惺相惜。
徐克很擅长塑造女性角色,并且尊重女性角色。可以说,《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的女性角色塑造,尤其是黄蓉和华筝的塑造,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口味。她们爱一个人,不愿做对方的“娇妻”,而是要与对方并驾齐驱,实现自我价值,如果对方不爱自己,也能潇洒转身,开心过好自己的人生。
徐克这版《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没有拍摄大家司空见惯的武侠江湖、恩怨情仇,而是聚焦郭靖在爱情、恩义与家国之间的选择,刻画郭靖与黄蓉手牵手对抗千军万马的孤勇与执拗,真正展现出武侠的精神,让我们明白为什么金庸武侠众多男主角中,只有郭靖是当之无愧的“大侠”。
这版《射雕》或许远称不上理想和完美,但作为今年春节档唯一的武侠片,仍然值得喜爱武侠的观众走进影院观看。
文章介绍了《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票房和口碑情况,详细分析了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郭靖的“侠之大者”精神通过他与欧阳锋的对战、阻拦大汗等情节得以体现,而片中女性角色的塑造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虽然影片存在剧情跳跃等不足,但作为春节档唯一武侠片仍有观看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