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史诗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于1月29日大年初一上映后,两日票房超5.93亿,但影片陷入特效、剧情争议。如殷郊法相被指太抽象,姬发被吐槽“优柔寡断”“恋爱脑”,同时也介绍了主创人员对这些争议点的回应。
1月29日,正值大年初一,神话史诗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正式登上大银幕。仅仅上映两日,《封神2》的票房成绩就已经超过了5.93亿,这无疑是一个相当亮眼的数字。然而,在高票房的光环之下,这部电影却陷入了诸多争议之中,尤其是在特效和剧情方面。
就特效而言,陈牧驰主演的殷郊法相成为了众矢之的,被众多观众指出太过抽象。在《封神2》的剧情设定里,曾经被殷寿(费翔饰)斩下头颅的殷郊(陈牧驰饰)在得到元始天尊(陈坤饰)的力量之后“接头”复生,并且拥有了“三头六臂”这般强大的法相。在网友对《封神2》的众多吐槽之中,针对特效的吐槽首当其冲,而殷郊法相则是槽点最为密集之处。那拥有三头六臂且身体为蓝色的殷郊形象,让网友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阿凡达”或者“蓝精灵”,使得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很容易就出戏了。
据了解,作为一个完全存在于想象之中的数字角色,三头六臂的殷郊法相在制作团队眼中是“数字角色里最难的一个”。资深概念设计四季透露:“殷郊法相的设计阶段从2016年一直延续到2024年,仅仅是雕塑小稿就不少于10版。”在其造型设计方面,制作团队借鉴了永乐宫壁画中天猷元帅的形象以及青龙寺壁画三头六臂明王法相图,从而打造出了“面如蓝靛,发似朱砂”这种极具辨识度的外表。而在颜色和质感设计上,殷郊法相参考了蓝色琉璃药师佛的形象,整体呈现出三重投影般的能量体形态。
对于这样一个创新的设定,导演乌尔善表示:“殷郊在《封神第一部》里面经历了非常极端的悲剧性事件。他被自己亲生父亲杀死,这必然是极度悲哀的。而他的父亲被狐妖所惑,他也会非常愤怒。作为殷商太子,他肩负着拯救天下人的责任感,要充满智慧和威严。所以,我们把他心里这三个最强烈的感情给他视觉化,让他呈现出了三种完全不同的性格。”通过这样的设定,本应是观众能够借此窥探历经种种事件后殷郊内心世界的矛盾,使这个角色在展现震撼视效的同时,更能饱含触动人心的情绪张力。然而,主创对角色设定的阐述以及所付出的努力,在影片呈现出来的效果却犹如买家秀与卖家秀的差别,很多观众吐槽自己“得了一种看见殷郊法相就想笑的病”。
(殷郊法相 图据《封神2》数字特辑视频截图)
除了特效方面的争议,《封神2》在剧情上也被观众吐槽拖沓。封神第一部的主题是觉醒和回归,第二部的主题是守卫家园。姬发作为一个有着英雄主义理想的人,他选择了正义与善良,如何守护好家园成为了《封神2》提出的问题。在第二部中,姬发遇到了女将军邓婵玉,两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或许可以称之为爱情,又或许是惺惺相惜的情愫。在影片的最后,姬发需要刺下闻太师额头上的眼睛,只有这样才能拯救西岐。但是一旦刺出这一箭,也就意味着邓婵玉将会殒命。姬发最后出现了犹豫,并且看向邓婵玉,这一幕被网友们吐槽为“优柔寡断”“恋爱脑”。
对于姬发的这种选择和信念,于适在电影首映礼上做出了解释:姬发一直怀揣着一丝希望,他有着过于善良的单纯,他觉得自己心中的信念或者行为或许可以感染对方。实际上,姬发有两次是可以解决掉(敌人)的,但姬发想要的是没有战争,而不是只有某一方活下来,不管是敌方还是我方,他希望天下没有任何人伤亡,希望大家停下战争,姬发心中一直是这样想的。
乌尔善也认为,在结局部分,面对闻太师这一剑刺与不刺,体现了姬发和殷寿这两个人物本质的不同:“殷寿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姬发则保持了本心,在关键时候选择了善良。姬发做任何的选择都会有一部分死亡,他在两难处境里很艰难地作出了最后的选择,邓婵玉也帮助他作出了最好的选择。这也是姬发从一个善良的人成为有智慧的军事统帅的一个很关键的瞬间。”
《封神2》上映后虽取得了较高的票房成绩,但特效和剧情方面存在争议。殷郊法相的特效未达观众预期,姬发的剧情表现被指不符合角色设定。主创人员对这些争议进行了解释,试图从创作理念等方面为影片辩护,然而观众的接受度仍有待提高。这也反映出电影制作不仅要有创新和深度的创作理念,还要注重观众的观看体验。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