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借助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大变革 新农人:在新质生产力浪潮中重塑农业

“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发生的诸多变化。以新农人的视角,通过不同案例展示农业在技术应用、生产模式创新、种苗培育等方面的成果,同时也展现了新农人在这一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春节前夕的北京,寒意中满是期待,年味渐浓。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此时餐桌上的食品供应情况备受关注。黄梓钰发现,现在买的甘薯口感软糯,掰开会有甜汁流出,口感细腻紧实。这一变化反映出我国对农作物的重视和努力。“十四五”期间,我国采用智慧农业、生物工程等先进方法培育新品种,大大提升了传统作物的品质。据农业农村部消息,北方设施蔬菜产量稳定增长,南方露地蔬菜大量上市,全国蔬菜生产态势良好,能保障春节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那么这些成果是怎么来的呢?新农人最有发言权。在以前,北方冬季是“农闲”的时候,但现在新农人可闲不下来。就像河北省正定县的新农人耿前进,腊月二十四那天还匆忙赶去车站,他要去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学习先进经验技术。附近农户经常去那里学习,学习渠道多样,有政府组织的活动,也有企业推广,还可以自发考察农机设备。耿前进还向记者展示了“高素质农民培训证书”呢。耿前进1989年出生,经营家庭农场,和科技农业公司合作,甘薯种植地达300多亩。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他的甘薯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管理效率也大大提升。耿前进说,现在人工费用高,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粗放劳作,种地赚的钱都不够付工资,更别说过上好日子了。所以,为了发展和共同富裕,就得向新质生产力和新技术要效率。他就购买了高科技设备,采用高效种植方法。比如说无人机,5年前耿前进就发现农田里无人机作业越来越多。他第一次用无人机喷药时,原本三五个人一天的工作量,一个人用无人机不到半天就完成了。现在无人机还能精准施肥,节省肥料和人工成本。他的农田还铺设了滴灌系统,河北旱地多,以前大水漫灌浪费水,现在滴灌想在哪用水就在哪用,不仅节水环保,还能精细化管理。以前三四个人守着田地浇水,现在一个人看着水阀就行。虽然新设备前期投入多,但能节省农资和人力,还提高效率和产量。耿前进说,以前老一辈能照料5 - 10亩地,现在借助新生产力和新技术,他自己照料的耕地扩大了10倍以上,很多年轻人能作业上百亩甚至上千亩。在河北定兴县长安城村,有个良丰晓月“鱼菜共生”养殖基地。90后新农人梁卓介绍说,基地采用鱼菜稻田共生生态养殖,鱼池废水经过处理变成营养液供稻田蔬菜区使用,蔬菜吸收后水再净化回流鱼池,形成独立生态循环系统,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节省自然资源。传统渔业耗水高,这里108个鱼池每天只需补充8立方米左右的水,尾水利用率达90%,接近零排污。北方养殖鲈鱼难度大,但这里模仿自然流域环境建跑道式循环养殖池,养出的鲈鱼肉质鲜美、无土腥味、无抗生素残留,很受欢迎。这里告别了传统养殖业靠天吃饭的困境,能精准调控水流、温度和光照。临近春节,这里的净鱼宰杀车间很忙,1月以来20多天就接到2万多份订单,产值近200多万元,鲈鱼成了京津冀年货的热门产品。依托完善供应链,鱼从鱼塘到餐桌不超过24小时。梁卓带动300多位村民就业增收,表现突出的年薪达16万,村民生活品质提高了,很多人还买了新车。梁卓觉得年轻新农人思维活跃,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希望更多人投身乡村。石家庄慧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翟会青介绍说,种苗对农民很重要,影响产量、口感和病虫害。2014年甘薯SPVD病毒爆发,百姓几乎绝产,后来企业育种人员努力取得脱毒苗培育突破。现在慧谷培育的脱毒苗比非脱毒苗每亩增产2000斤以上,商品率达90%以上,按最便宜品种算,能为农民多赚一千多元。慧谷公司借助万物互联和5G通讯技术,用手机就能监控甘薯生长环境温湿度、灌溉情况,还有土壤养分速测仪监测土壤营养元素变化等,方便管理人员为甘薯提供适宜环境。河北沃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柳纪锋说,常规育种技术已达瓶颈,生物技术成为新赛道,这也是《“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要整合多种数据研发新技术实现品种精准改良。春节将至,很多科研人员仍坚守育苗基地,他们经常两三个月不能回家,但家人都很支持。育种科研人员几乎全年无休,就是要提高效率让希望在田野生长。石家庄慧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庆良希望更多年轻人关注乡村变化,用新观念引入新生产力建设家乡,新质农业在默默发生巨大变革。记者发现,耿前进、梁卓、柳纪锋、翟会青等新农人,虽是个体,却是新质生产力应用大潮中的一部分,他们的付出改变着中国农业。“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如薯类单位面积产量2021 - 2024年增长了4.6%,以“慧谷二号”为原料的产品口感好价格亲民进入便利店流通体系。新农人“农闲”时也在追求新知识新理念,他们要懂技术并应用,能研判市场和预料风险,是农庄的会计和投资人,能捕捉科研方向还能修农机下地干活,他们像“战士”一样,虽然很少被关注,但却改变了整个农业。曾经传统农耕景象已被改变,种地变得科技感十足,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变革,需要更多有志青年加入。

文章聚焦“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在新质生产力带动下的发展。通过耿前进、梁卓、翟会青等新农人的故事,阐述了新质生产力在农业设备、生产模式、种苗培育等方面的作用,体现了新农人积极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也呼吁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变革之中。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221.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1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