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上海文旅消费新趋势,介绍了清明假期上海汽车文化节上演出相关的热闹场景,以及上海在演出与文旅、商业等领域的联动情况,还提及众多国际性演出即将落地上海,探讨了上海迎接国际性演出的意义及可进一步提升的方面。
清明假期期间,嘉定上海汽车文化节迎来了不少意料之外的游客。其中,梦龙乐队的粉丝颇为引人注目,他们提前来到这里,为4月12日、13日即将在上海举行的演唱会“踩点”。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梦龙中国巡演,仅上海一站设立了“摇滚站立区”。想象一下,万人齐聚,跟随音乐的节奏尽情蹦迪,这样的派对怎能不让粉丝们兴奋不已呢?而此前经历了“地狱级”抢票难度、手握孙燕姿演唱会门票的外地歌迷们,也没闲着。他们开始在小红书上积极寻求“连打”攻略,像“看完演唱会第二天去迪士尼乐园,住哪里比较好”这类热门问题,引来了上海歌迷们的热情互动,不少人纷纷支招:“地铁11号线沿线酒店没问题!”
这种“花式连打”的游玩方式,已然成为上海文旅消费联动的进阶路线。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演唱会的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的拉动达到了惊人的1∶4.8,这充分说明大型演艺活动对区域经济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觑。为了配合演出,上海相关行业也别出心裁地创新推出了各类“玩法”,涵盖了“演出 + 酒店”“演出 + 餐饮”“演出 + 购物”等多种选择,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
在上海全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进程中,越来越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艺术家即将抵沪。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功举办高质量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助于塑造城市的正面形象,提升其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吸引游客增长。此外,通过邀请国际知名艺人或团队参与演出,可以展示城市开放包容的态度,吸引更多外资和人才流入,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国际化进程。”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上海正大力推动国际性演出在沪落地,这无疑为上海文旅商体展的加速融合再踩油门,同时也将客源目标拓展至境外游客。
一场演出也可以是全天候的休闲体验
“请注意,《暗恋桃花源》经典版来啦!”上月初,华人戏剧家赖声川的代表作《暗恋桃花源》登陆东方艺术中心。开演前一周,毗邻陆家嘴三件套的金茂君悦大酒店就敏锐地抓住了商机,推出了“《暗恋桃花源》嘉宾轩套房联名礼遇”。顾客不仅能获得2张演出门票,还能在入住酒店期间饱览云端迷人天际线,俯瞰浦江两岸靓丽景观,这种将演出与住宿体验完美结合的方式,深受消费者喜爱。
不久前,日本人气乐队YOASOBI首次中国内地专场演唱会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凭借多首大热动漫主题曲,乐队收获了大量粉丝,其中不少都是二次元拥趸。场馆精准捕捉到了受众需求,在演唱会期间,除了设立YOASOBI线下巡演周边快闪店外,梅奔中心还积极联动商业资源,推出了锚定二次元受众的日本人气动漫品牌animate快闪店。据统计,两日演出期间吸引了近5万客流,有力带动了商业区及周边消费。今年五一假期,《明日方舟》的线下音乐会即将上演,届时梅奔中心也将推出匹配年轻人审美的市集,让看一场演唱会变成全天候的休闲体验。
四月初,英国摇滚音乐剧场《呼啸山庄》、原版音乐剧《芝加哥》、芭蕾舞剧《吉赛尔》……申城第二季度的“文艺指南”已经第一时间抵达虹桥机场T2的旅游咨询中心。这本指南囊括了本月上海的重点演出、品质展览、休闲旅游、公共文化信息等内容。一册在手,让来沪的文艺青年们忍不住在社交媒体上热情推荐各种“必看”演出,纷纷高呼:“要来!要来!要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迎接国际性演出,上海还能做什么?
2025F1中国大奖赛的轰鸣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摇滚的激情又将点燃这片场地。此次梦龙乐队演唱会上海站将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而此时正逢上海汽车文化节将持续举行到4月下旬。来沪观众可以一站式感受国际体育大赛和演出的双重体验,这无疑是一场独特的盛宴。在社交平台上,梦龙乐队的粉丝们幽默地交流起抢票心得,“不是凳子买不起,而是站票更具性价比”的调侃,透露出他们对这场演出的期待。
更多国际巨星正将上海纳入巡演目的地。日前,美国流行音乐天后玛丽亚·凯莉官宣全球巡演《The Celebration of MIMI》将于5月16日、17日在上海虹口足球场开唱。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了粉丝们的热烈关注。
为什么上海需要国际性演出?巨星们能给上海带来什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重大活动办公室副主任姚烁烨向记者表示,国际性演出赛事的客源结构将为城市消费提供新的增长点。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2024年上海共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281场。姚烁烨说:“我们着眼于引进国际级的演艺内容,希望不仅仅吸引中国内地的客群,还有来自于全球的粉丝,对于带动入境游等方面都有帮助。”相较于上海周边城市观众“看完即走”的潜在选择,境外游客有着更多的可能性在上海连住多晚,对城市进行深入探索。
沈涵认为,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拥有众多世界级景点,自带吸引游客的基因。“上海的发力点还有许多,例如积极吸引国际国内知名的演出公司、赛事运营机构和展览展示企业入驻,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这些机构在上海举办高水平的演出活动。”
与此同时,更贴合观众出行与旅游需求、更具上海温度的配套政策也是关键。可以看到,此前海口等多地在举行大型演唱会时就曾推出免费接驳专线甚至接送循环专线,让观众可以从高铁站、宾馆直达演唱会现场。英国知名歌手艾德·希兰演唱会中国唯一站落地杭州期间,杭州文旅策划了“演唱会 + Citywalk”路线、行李寄存服务、定制灯光秀等。如此的“梦幻联动”,连接了城市与更多游客。
本文展现了上海文旅消费的新趋势,“花式连打”成为上海文旅消费联动的特色,演出与文旅、商业等领域深度融合。众多国际性演出即将落地上海,这不仅能为城市消费带来新增长点,还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推动国际化进程。同时,上海还需在吸引演出机构、完善配套政策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更好地迎接国际性演出带来的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