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巨子生物:增长传奇能否延续?

本文聚焦于巨子生物的发展状况,详细阐述了其在2024年度取得的优异业绩,分析了其在国货美妆领域的地位,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公司存在的诸如依赖单一品牌、研发投入低等问题,以及在“美妆 + 医美”布局和出海战略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探秘巨子生物:增长传奇能否延续?

巨子生物的增长神话仍在续写。3月26日,巨子生物公布了2024年度业绩公告,公司收入实现了惊人的增长,达到55.39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57.2%,这一增速创下了近5年以来的新高;归母净利润也高达20.62亿元,同比增长42.1%。

自2022年11月成功登陆港股后,巨子生物的业绩呈现出节节攀升的态势。早在2024年4月,公司市值就已达到420亿港元(约388亿元),超过了国内美妆上市公司中营收规模最大的珀莱雅(彼时市值380亿元左右)。而截至今年4月3日,巨子生物市值更是超过了739亿港元(约692亿元),是珀莱雅(328亿元)的两倍有余。作为目前市值最高的国货美妆公司,巨子生物能否担当得起国货美妆带头人的重任呢?

国货美妆第一股?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价值正在不断凸显。2022年底,巨子生物登陆港交所,这一年公司营收刚刚突破20亿元,与国内头部美妆公司相比,规模差距较为明显。不过,当时重组胶原蛋白正处于发展的风口期。由于公司收入基数相对较小,且所处赛道发展势头正盛,实现高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了52.3%,远远超过了上一年的30.41%。

到了2023年,巨子生物虽然仍在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公司实现营收35.24亿元,增幅为49.05%,比上一年降低了3个百分点。而到了2024年,市场压力显著加剧,国内化妆品零售总额下降了1.1%,不少头部美妆公司如贝泰妮、上海家化等都面临着增长困境。然而,巨子生物却逆势上扬,不仅营收突破了50亿元,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57.2%,创下了5年来的新高。

探秘巨子生物:增长传奇能否延续?

(图 / 东方财富Choice)

同为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参与者,在北交所上市的锦波生物2024年的业绩同样令人瞩目。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14.47亿元,同比增长85.40%;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144.65%。仍处于成长期的重组胶原蛋白行业,为巨子生物、锦波生物的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正以年复合增长率44.93%的速度不断扩容,到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193.8亿元。

对于巨子生物而言,旗下核心品牌可复美表现十分出色,在线上渠道也不断取得突破。2024年,可复美收入突破45亿元,朝着50亿规模迈进,同比增长更是高达62.9%。同期,公司线上收入同比增长约70%,达到39.54亿元,占比71.6%,均远远超过了整体营收增速。

探秘巨子生物:增长传奇能否延续?

(图 / 巨子生物2024年财报)

不仅如此,重组胶原蛋白的技术壁垒和行业红利,也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2024年,巨子生物毛利率达到82.09%,净利润率为37.22%,与五粮液的盈利水平相当。随着营收的增长,2024年上半年巨子生物净利润达到9.83亿元,超过了同期珀莱雅的7.02亿元。与此同时,即使是在港股市场,也给予了巨子生物更高的估值。截至4月2日,巨子生物市盈率(TTM)为33倍,而珀莱雅则是22倍。净利润比珀莱雅高,估值倍数也比珀莱雅高,在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巨子生物市值超过700亿港元,已是珀莱雅的2倍多。

长期发展无忧?

表面上看,巨子生物的发展顺风顺水,但实际上并非没有隐忧。巨子生物一直存在着依赖单一品牌、研发投入偏低、销售费用快速增长、净利率下滑等问题,并且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这些问题还在不断显现。只是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一旦增速放缓,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

2024年,可复美贡献的收入占比高达82%,而在2019年这一数据仅为30.21%。另一主要品牌可丽金收入占比则从2019年的50.1%下降至2024年的15.2%。在可复美依托线上渠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司销售费用也大幅增长。2024年,销售费用达到20.08亿元,同比增长72.36%,远远超过了营收增幅。靠增加销售投入来拉动收入增长,是巨子生物背后的增长逻辑。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销售费用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收入增长速度。

探秘巨子生物:增长传奇能否延续?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2022年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52.3%、35.24%、57.2%,而销售费用增速则为104%、65%、72%。反观珀莱雅,2022年、2023年销售费用增速为39.86%、42.57%,仅略高于收入增速37.82%、39.45%。这意味着珀莱雅的投放效率高于巨子生物。对比同是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锦波生物,2022、2023其营收增速为67.15%、99.96%,销售费用增速为87.5%、57.14%。2023年销售费用增速只有营收增速的一半左右。无论是与珀莱雅还是锦波生物相比,巨子生物的增长都更为依赖销售费用投放,品牌影响力仍在构建之中。

好在巨子生物销售费用占比基数较低,即使在如此高速的增长下,2024年销售费用占比也仅为36.25%,低于众多头部美妆公司。但销售费用的增长也导致了公司净利率的下跌,2022年 - 2024年,巨子生物净利率分别为42.36%、41.09%、37.22%,呈现出连年下滑的态势。同样对比珀莱雅,2021年 - 2023年,珀莱雅净利率为13.82%、14.47%、14.68%,呈逐年增长态势。

更为关键的是,作为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佼佼者,巨子生物却呈现出明显的重营销、轻研发的发展态势。2024年巨子生物研发费用为1.06亿元,研发费用率仅为1.9%,这一费用比率不仅在传统美妆公司中并不突出,在生物科技类公司中更是处于较低水平。2023年,锦波生物、华熙生物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89%、6.8%,同期珀莱雅、贝泰妮则是1.95%、6.07%。

从核心品牌可复美的发展来看,其以“医研共创”的模式深耕功效护肤赛道,借助巨子生物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以及专研成分,打造了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胶原棒等明星大单品。

探秘巨子生物:增长传奇能否延续?

(图 / 可复美官方微博)

在今年的38大促中,可复美位列天猫美妆榜单第8名,较2024年提升了5个名次。但可复美的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增长更多是依靠爆品的单打独斗。虽然品牌还有针对油痘皮肤、缺水皮肤、热损皮肤的产品系列,但并没有像珀莱雅那样每个系列都有出圈爆品。根据炼丹炉及蝉妈妈相关数据,可复美胶原棒2024年GMV近24亿元,也因此有观点认为,胶原棒继续提升的空间有限,巨子生物还需要持续打造新的大单品来维持增长。据了解,可复美目前已经推出帧域蜜修系列,针对轻医美声光电项目后皮肤出现的热损伤等问题,提供全流程的护肤品协同解决方案。不过,该系列尚处于冷启动阶段,以线下医美渠道为主,未来零售和线上渠道延伸会如何进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美妆 + 医美”双强有多难?

巨子生物后续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上。目前,巨子生物所有的皮肤护理产品都是化妆品、一类和二类医疗器械,并没有注射类医美产品。而重组胶原蛋白注射剂是市场上的稀缺产品,目前仅锦波生物一家获批。

公开资料显示,巨子生物有四款正在研发中的重组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属于医美注射类针剂。只是,此类产品审批难度大,未来上市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根据巨子生物招股书,四款在研产品中前两款预计在2024年第一季度获批取证。

探秘巨子生物:增长传奇能否延续?

(图 / 巨子生物招股书)

不过,2023年财报发布时,产品并未如期获批,取证预期时间被推迟到了2024年二季度。到了2024年8月,巨子生物在中期业绩沟通会上透露,获批时间延迟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此后,2024年12月,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CMDE)发布的公告,巨子生物“注射用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医疗器械,符合优先审批情形,拟定予以优先审批。但转眼今年一季度已过,3月底的业绩交流会上,巨子生物一改之前屡屡推迟获批时间的做法,对此绝口不提了。这也给巨子生物构建第二增长曲线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几款产品不仅审批难度大,在行业中不具备先发优势,且竞争者众多,创健医疗、锦波生物、敷尔佳、丸美生物等均有同类产品在研,未来即使获批,竞争情况也有待观察。此外,三类医疗器械的营销方式、销售渠道与美妆产品差异巨大,也将考验公司对“美妆 + 医美”并线运营的能力。

据观察,目前为止,市场上并没有典型的“美妆 + 医美(三类医疗器械)”双强公司。锦波生物注射类医美板块强,但美妆线相对较弱;巨子生物功效护肤品业务强势,但无医美注射产品获批;华熙生物此前“美妆 + 医美”均发展向好,近两年却持续进入深度调整期。目前市场上对巨子生物的一个忧虑是,担心重组胶原蛋白高速增长期结束后,巨子生物会重蹈玻尿酸概念公司下跌及深度调整的覆辙。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玻尿酸在医美、美妆行业的应用,此前在国外早已开展,中国公司在此基础上提升了应用效率、降低了成本,但并不是开拓型的创新。而重组胶原蛋白是中国公司真正意义上的研发创新,在全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并非玻尿酸可比。

探秘巨子生物:增长传奇能否延续?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无论如何,“美妆 + 医美”的联合发展已成为大型美妆企业寻找增量的主要方向之一,谁能把这条路走通,必将获得长期发展优势。除打造医美针剂第二增长曲线外,巨子生物还开启了出海战略,早期将以可复美品牌作为出海主力,目前已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市场,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开展产品销售和品牌传播等。时至今日,无论是医疗器械角逐,还是海外市场拓展等,市场格局均未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妆企业的竞争正加速从传统的快消、情绪美学,走向技术门槛更高的医疗、生命科学领域,从国内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这里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也必将是孕育新王者的最佳土壤。

本文详细分析了巨子生物的发展现状,其在业绩增长方面表现出色,市值领先,但也存在依赖单一品牌、研发投入不足、销售费用过高、净利率下滑等问题。在“美妆 + 医美”布局和出海战略上,虽有机会但也面临诸多挑战。美妆行业竞争正朝着技术和海外市场方向发展,巨子生物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需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把握新的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1433.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