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爆燃致人员伤亡事件后,小米集团股价连日下跌,市值大幅缩水。同时回顾了小米汽车此前的辉煌,包括SU7和SU7 Ultra成为爆款车型。接着详细介绍了爆燃事故的经过和雷军的回应,还引用专家观点指出这反映了造车新势力产品的关键缺陷,最后强调车企在发展中要守住安全红线。
近期,小米集团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受小米SU7爆燃致人员伤亡这一令人痛心事件的影响,小米集团的股价在证券市场上连日下跌,市场仿佛在用一种无声却有力的方式——“用脚投票”,为汽车安全这一至关重要的议题站台。
画面中,是在小米汽车工厂内拍摄的小米SU7汽车。它曾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与憧憬,然而如今却因一场事故蒙上了一层阴影。
时间来到4月2日,小米集团的股价依旧延续着走低的态势。当收盘的钟声敲响,该股定格在44.55港元/股的价格上。与2025年3月19日创造的历史最高价59.45港元/股相比,已然跌去了25.06%。按照最新的市值来计算,仅仅在近两天的时间里,小米集团的总市值就缩水超过了1200亿港元。这一数据的背后,不仅是市场对小米此次事件的反应,更是投资者对汽车安全问题重视程度的体现。
曾经,小米汽车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一路高歌猛进。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SU7自上市以来,就受到了市场的极大关注,迅速成为了一款爆款车型,宛如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中“飞出的一匹黑马”。“一车难求”的火爆场景,也让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迅速成为了网络红人,成为了人们口中热议的话题。
小米汽车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是趁热打铁,推出了第二款车型SU7 Ultra。即便这款车是售价超过50万元的豪华车型,但上市后同样进入了供不应求的状态。雷军曾激动地表示:“这意味着超级豪华市场对小米打开了大门。”那一刻,小米汽车似乎正站在行业的巅峰,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在人们得意之时泼上一盆冷水。小米汽车一直以来隐藏的安全隐患,最终还是显露了出来。3月29日,在安徽境内的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碰撞爆燃事故。车主驾驶着小米SU7,使用NOA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行驶。当遇到道路施工道路改道的情况时,尽管司机及时接管了车辆,但无奈还是避让不及,最终车辆发生碰撞并燃爆,这场事故导致车上3人不幸死亡。三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留给家人和朋友的是无尽的悲痛。
事故发生3天后,也就是4月1日晚,雷军在个人微博上发文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写道:“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我们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30日赶赴了现场,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这起事故的重视和痛心。
对于这起事故,专家们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这起事故体现出的是当前造车新势力产品的关键缺陷。其中之一就是“智驾缺陷”。盘和林指出:“小米的辅助智驾,按道理,这类智驾的确缺少回避施工等突发状况的能力,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车主就是‘用辅助驾驶当智驾’在高速上放手行驶。所有的车商都在强调自己的智驾能做什么,但没有车商告诉你,自己的智驾不能做什么。这就是个很大问题,如果你没告诉司机高速不能依赖智驾,那么发生事故算谁的?智驾还是司机?”他的这番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智能驾驶领域存在的问题。
盘和林还进一步表示:“智驾需要规范,电动需要提高技术安全性。两样做不到的,未来这类情况还会越来越多,小米还有几个500亿市值的下跌要面对。但,这些是小米一家的问题吗?不是,这是所有造车新势力的共同问题。”这意味着,汽车行业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智能驾驶和技术安全方面的问题。
在汽车市场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宣传词,诸如外观时尚、性能卓越、配置丰富等等。然而,在安全这一最重要的因素面前,这些宣传词都变得不值一提。正如一名网友所评论的:“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才是对粉丝最大的诚意。”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安全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蓬勃的姿态引领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在这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车企们更要时刻牢记,守住“安全红线”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只有保障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汽车行业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围绕小米SU7爆燃事故展开,先阐述事故导致小米股价下跌、市值缩水,接着回顾小米汽车前期的辉煌,再详细说明事故经过与雷军的回应,随后引用专家观点指出造车新势力的安全缺陷,最后强调安全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车企必须守住安全红线。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