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在潍坊启动首批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介绍了培养计划的目标、培养路径、实施特点以及相关背景等内容,旨在为乡村振兴培育专业人才。
近日,山东省在潍坊正式启动了首批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这一计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通过精心科学设计培训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与研讨式教学,为乡村培养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按照规划,到2025年,山东将培育出首批共计50名乡村职业经理人。通过系统的培训,帮助这些经理人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发展;提升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提升乡村品牌建设能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品牌;提升乡村治理创新能力,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刘成旭介绍,山东高度聚焦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乡村职业经理人。为此,积极打造了多种农民培养培训平台,实施了“理论学习 + 现场观摩 + 岗位实践”的“三合一培养”路径。这种培养路径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致力于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乡村职业经理人人才队伍。通过理论学习,让学员掌握扎实的农业知识和管理理论;通过现场观摩,使学员能够直观地了解先进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模式;通过岗位实践,让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次培养计划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坚持需求导向,实施精准培养。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来确定培养的方向和内容,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乡村发展的需要。其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设计培训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既安排了丰富的理论课程,又有大量的实践环节,让学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再者,创新培养模式,注重工作实效。在坚持分段式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行线上与线下、课堂与实地、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线上学习可以让学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线下课堂和实地教学则能够让学员与教师和其他学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学习效果;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能够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这些多样化的培养形式大大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为了让乡村职业经理人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作用,山东强化了政策支持,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健全完善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机制。完善的培养机制可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合理的使用机制可以让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科学的评价机制可以客观地评估人才的工作表现和能力水平;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让乡村职业经理人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能够施展才华、主动作为、实现价值。
据了解,万名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是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业大学、腾讯公司联合发起的。该计划旨在培育乡村人才、激发乡村活力、推动乡村发展,是破解乡村人才培养瓶颈的重要举措。山东此次启动的首批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正是这一重要举措的具体实践,将为山东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人才动力。
本文围绕山东省启动的首批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展开,介绍了计划的目标、培养路径、特点以及相关背景。该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培养适应乡村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强化政策支持,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环境。这是破解乡村人才培养瓶颈、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