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撕纸点亮星梦停车棚,为社区文化发展添动力 当撕纸艺术遇上星梦停车棚,社区文化焕新彩

上海陆家嘴街道东昌新村“星梦停车棚”举办“星梦窗格:奉贤博物馆在星梦停车棚第二回展”的情况,包括展览的作品、创作特点、特别设置的区域等,同时还介绍了同步启动的陆家嘴艺术社区调研与座谈,以及“星梦停车棚”在社区文化实践中的价值。

南桥撕纸点亮星梦停车棚,为社区文化发展添动力 当撕纸艺术遇上星梦停车棚,社区文化焕新彩

南桥撕纸点亮星梦停车棚,为社区文化发展添动力 当撕纸艺术遇上星梦停车棚,社区文化焕新彩

近日,上海陆家嘴街道东昌新村的“星梦停车棚”,这个被列为上海“美术新空间”之一的地方,可谓是焕然一新。瞧,那火红的撕纸窗花贴满了各处,仿佛在诉说着浓浓的艺术气息;还有那彩色的卡纸彩蝶,好似从远方“飞”来,瞬间让整个停车棚变得生动起来。这里迎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展览——“星梦窗格:奉贤博物馆在星梦停车棚第二回展”。

南桥撕纸点亮星梦停车棚,为社区文化发展添动力 当撕纸艺术遇上星梦停车棚,社区文化焕新彩

此次展览一共集结了23幅精美的“星梦窗格”作品。其中有12幅作品是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南桥撕纸”代表性传承人何球红与南桥镇居民共同创作的结晶。另外9幅则是何球红个人的精彩创作,而且内容刚好是“东昌新村星梦停车棚”这9个字,十分巧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特别设计的“星梦窗格”装置,将撕纸艺术与停车棚的排烟窗口完美结合在一起。当光线透过这些装置时,会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给人带来别具一格的视觉体验,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梦幻的艺术世界。

南桥撕纸点亮星梦停车棚,为社区文化发展添动力 当撕纸艺术遇上星梦停车棚,社区文化焕新彩

何球红介绍说,创作撕纸作品其实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只需要用双手就可以完成。在他看来,这种创作方式相比剪纸来说,更加简单、安全,也更适合老人和小孩学习。虽然创作出来的图案边缘可能会显得有些稚拙,但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据了解,此次展出的共创作品来自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书画院南桥撕纸”社团、奉贤区邬桥学校“牡丹苑乡村少年宫”牡丹撕纸社团以及奉贤区老年大学“南桥撕纸”班等,一共有60多名成员参与了创作。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这场艺术盛宴中来,展览还特别设立了“儿童友好专区”。何球红与南桥镇居民利用废弃的广告纸、画报纸等材料,拼贴制作出了各色彩蝶,然后将这些彩蝶制作成特别的艺术装置。这些艺术装置与儿童墙绘灯箱相互融合,打造出了一个充满亲子互动氛围的艺术空间,让孩子们也能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南桥撕纸点亮星梦停车棚,为社区文化发展添动力 当撕纸艺术遇上星梦停车棚,社区文化焕新彩

在展览揭幕的同时,一场关于“公共文化服务法律需求与问题”的陆家嘴艺术社区调研与座谈(第一阶段)也同步启动了。这次调研的目的是期望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法律修订提供实践依据。

调研团队实地考察了东昌新村“星梦停车棚”、东昌大楼“楼道美术馆”、东园二居民区“露天美术馆”这三个陆家嘴艺术社区实践案例。在考察过程中,团队成员现场与居委会进行了互动交流,重点关注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法律需求与制度创新等方面的问题。随后,一场吸引了来自法律界、艺术界、博物馆学界、人类学界、公共管理学界等2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的座谈举行了。在座谈会上,专家们共同探讨了社区公共文化供给、服务领域法律服务指引等前沿性话题。

“星梦停车棚”作为“艺术社区”实践的代表,经过四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星梦价值体”。“社区枢纽站”创建人王南溟指出,“本次调研和展览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延伸,更是通过法律调研探索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尝试。”

本文围绕上海陆家嘴街道东昌新村“星梦停车棚”的“星梦窗格”展览展开,介绍了展览中的撕纸作品创作特色与参与人员,以及特别设置的“儿童友好专区”。同时,同步启动的陆家嘴艺术社区调研与座谈,聚焦公共文化服务法律需求等问题。“星梦停车棚”四年实践形成独特价值,此次活动是探索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尝试。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0658.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