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春季生长契机,科学运动开启健康生活

本文围绕春季人们健身热情高涨的背景,邀请专家介绍了春季科学运动需遵循的原则、适宜的运动方式、运动防护要点以及不同慢性疾病老年人的运动注意事项,强调运动是长期投资,要配合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养生目标。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回暖,人们的健身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不过,专家在此提醒大家,春季进行科学运动需要遵循“适度、多样、渐进、防护”的原则,这样才能避免因盲目锻炼而导致身体损伤。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医师潘琦指出,很多人在春季运动时存在一个认知偏差,认为只有大汗淋漓才算是有效的运动。实际上,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就可以达到锻炼效果。像快走、骑行或者传统养生操等运动,都是非常适宜春季进行的。

考虑到都市人群时间碎片化的特点,潘琦医生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大家可以将运动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生活场景中,比如提前一站下车然后步行回家,在办公间隙进行靠墙静蹲的小锻炼,到了周末则可以选择放风筝、踏青等户外活动。此外,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项目也很不错,它们不仅兼具平衡柔韧训练,还非常符合春季万物生发的规律。

在运动防护方面,热身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潘琦医生强调,运动前一定要有一个身体的预热期,并且可以先从短时程运动开始,等身体慢慢适应之后,再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当达到微微出汗,肌肉有一点酸胀感觉时就比较合适了。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痛、心悸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是症状没有缓解或者持续加重,那就需要及时就医。另外,运动结束后,别忘了做拉伸运动,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紧张的肌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主任徐建方特别提醒,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选择运动方式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状况来决定。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避免在低温环境下运动;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需要憋气用力的运动;糖尿病患者要避免空腹锻炼,最好在餐后90至120分钟进行运动。

专家最后强调,运动是一项长期的健康投资,大家不必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春季这个生长的好时机,科学锻炼再配合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才能实现“治未病”的养生目标。

春季科学运动的相关知识,包括遵循的原则、适宜的运动方式、运动防护要点以及不同慢性疾病老年人的运动注意事项,强调运动是长期投资,要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养生目标,为人们春季健身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指导。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0370.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