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涵盖了发展目标、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特色专科打造、数智化推进、医保支付改革等多方面内容,旨在提升县级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在近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医保局、省疾控局以及省药监局携手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这份意义重大的文件围绕着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中医人才强基培优、医院管理科学规范、县域中医辐射带动、数智中医赋能增效、体制机制改革等多个关键方面,明确规划了7项行动,共计26条具体措施。
为了能够加快推进山东县级中医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从而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于中医药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据上述措施,到2030年,山东省县级中医医院要努力实现“五个100%”的宏伟目标。具体而言,这“五个100%”包括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标率、基础设施标准化率、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标率、二级甲等达标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标率全部达到100%。
措施着重强调,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床位设备的配置。尤其要加强县级中医医院老年病、儿科的建设工作。其中,三级县级中医医院应当开设儿科病房,并且老年病科床位数不能低于30张;二级县级中医医院则需要设置老年病科。按照规划,到2025年,全省县级中医医院要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的水平。
为了推动中医药能够更好地融入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措施明确要求,要重点围绕“一老一小”,以及孕产妇、慢病等重点人群,加快推进儿童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等专病诊治中心的建设。同时,要完善县级中医医院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积极推广开具中医药营养饮食、运动处方,针对慢性病、肥胖等人群加强膳食、运动指导,推进基层慢性病多病共管。到2025年,每个县级中医医院至少要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每市至少有1个县(市、区)建成“智慧共享中药房”。
根据措施安排,要实施中医人才强基培优行动,合理配置县级中医医院的人员。到2025年,县级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配备应达到60%以上。并且要支持全国、全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通过对口帮扶的形式建设传承工作站。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县域中医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县级中医医院牵头建设县域医共体,依托县级中医医院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医药“三中心”建设,即县域中医诊疗指导中心、智慧共享中药服务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
为了推进中医生活化和数智化的发展,措施特别提到,要加强中医治未病等文化理念和养生保健知识的普及推广,加大“二十四节气中医药养生”的宣传力度。积极拓展服务项目和内容,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签约居民提供定制化中医养生服务。到2025年,全部三级县级中医医院和70%以上二级县级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要达到4级及以上。
除此之外,还要推进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一般中医医疗服务可继续按项目付费,同时实施中医病种按病种分值付费,合理确定分值并实施动态调整。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对于已经实行DRG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的地区,要适当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病种的系数和分值。县级中医医院要切实落实医保基金使用自我管理主体责任,强化诊疗行为管理,提升医保基金规范化使用水平。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加快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涵盖目标设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特色专科打造、数智化推进及医保支付改革等方面,旨在提升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满足居民中医药服务需求,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