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巴S05线告别,珠江游能否扛起水上交通新大旗?,广州水巴S05线停航,公共交通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本文聚焦广州水巴S05线即将停航这一事件,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原因,包括客运量下降、运营成本高企等,同时关注了停航对市民出行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在运营压力下的转型尝试,如开发珠江游。此外,文章还围绕市民出行保障、水巴转型及水上公共资源利用等焦点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水巴S05线告别,珠江游能否扛起水上交通新大旗?,广州水巴S05线停航,公共交通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近年来,广州水巴客运量持续下滑,在公共交通中的分担率也越来越低,其通勤属性不断被弱化。继此前多条水巴线路停运后,广州公交集团客轮公司发布消息,S05线将于4月11日停止运营。届时,广州全市将仅剩下三条水巴线路。

水巴S05线告别,珠江游能否扛起水上交通新大旗?,广州水巴S05线停航,公共交通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在深井和新洲两个码头,都张贴着S05线即将停航的通告,来往的乘客很容易就能看到。

水巴S05线告别,珠江游能否扛起水上交通新大旗?,广州水巴S05线停航,公共交通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下午5时左右,在长洲岛的深井码头,一艘水巴正缓缓驶离。船上有岛上的居民、学生、游客,甚至还有外卖员。码头上,几株老榕树垂下枝条,远处码头的石阶上,时不时能看到几位钓鱼爱好者。眺望长洲岛,青砖灰瓦的村落与葱郁的绿树相互映衬,不少人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美丽的景色。当船只逐渐靠近新洲码头时,江面变得更加开阔,高楼大厦、桥梁、车辆等现代都市元素逐渐映入眼帘。乘坐水巴,只需大约6分钟,被江水隔开的两岸就能实现互通。

水巴S05线告别,珠江游能否扛起水上交通新大旗?,广州水巴S05线停航,公共交通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这里便是长洲岛的深井码头。

2025新质生产力大调研第二站

珠江从西北方向奔腾而来,流至广州东南处分为两道,中间环绕着几片沙洲,而后在下游不远处又重新汇合,继续向东南流淌。其中一片伏于珠江之中的沙洲就是黄埔长洲岛。岛上风景秀丽,村落古朴,闻名遐迩的黄埔军校就坐落在这里。往西北对岸的琶洲望去,吊机的铁臂在林立的楼宇间时隐时现,工业园区拔地而起,与长洲岛的风光截然不同。多年来,轮渡一直是岛上居民和游客往返两岸的重要交通方式。

广州水巴S05线是连接长洲岛上深井码头和海珠区新洲码头的水上公交航线,也是目前长洲岛与海珠区之间唯一的水上公交航线。3月12日,广州公交集团客轮公司发布通知,该线路将于4月11日停止运营。届时,长洲岛与海珠区之间将不再有水上公交。

这并非广州首次停运水上巴士航线。随着客运量的减少,水巴在公共交通中的分担率持续降低,通勤属性不断弱化,再加上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在近两年陆续停运了部分客运量较低的水巴线路。S05线停航后,广州全市仅剩下3条水巴线路。

客流量低迷与运营成本高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企业不得不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珠江游业务中。那么,停航后市民的公共出行能否得到保障?企业调整经营策略后,能否更高效地利用公共资源?将更多资源投入珠江游,广州又该如何打造世界级水岸经济带?针对这些问题,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新质生产力大调研”课题组展开了深入调查。

01走访

有上班族通勤时间10分钟变1小时 跨区上学家庭考虑搬家

3月16日至18日,南都记者连续三天乘坐即将停航的S05线,每天都能看到上述的景象。

王磊(化名)在长洲岛上租房居住,他的上班地点在江对面的黄埔滩创意园,水巴一直是他通勤的首选方式。如果S05航线停运,他的日常通勤时间和成本将大幅增加。“现在我乘坐轮渡往返公司和住处只需要10分钟,如果航线停运,我得先去深井地铁站,搭乘七号线地铁到大学城站再换乘四号线,然后辗转到万胜围地铁站,最后乘坐262路或137路公交车才能到公司,通勤时间会增加到将近一个小时。”他还告诉记者,深井村有200多名租客,他们的工作地点大多集中在江对岸的各类创意园。“我们都不希望这条航线取消。”

小芸是深井小学的一名学生,目前住在新洲附近。每天早上,家人会在七点半准时把她送到新洲码头,然后小芸独自乘坐水巴去学校。下午放学后,她再坐轮渡回家,由家人来接。由于水巴S05航线即将停运,小芸的妈妈罗女士显得很无奈:“一旦航线停运,我们可能真的要考虑搬家了。”罗女士解释说,因为他们离地铁站较远,又没有直达的公交车线路,而且电单车在车陂南路段会遇到封路情况,水巴原本是他们的首选出行方式,但停航后,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和上学的便利性,搬家或许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不止我们一家,我认识的像这样需要跨区上学的家庭就有五六家,航线的停运让我们很头疼。”

岛上居民陈欣(化名)也对航线停运表示遗憾。她告诉记者,无论是上下班还是外出购物、用餐,水巴都是她的首选交通方式。“我上下班、出去逛街吃饭都坐船,航线在的话,五六分钟直线距离就能到海珠区,要是停运了,就得绕个大圈子。”她还提到,长洲岛上很多老年居民也依赖水巴去新洲买菜、吃饭,航线停运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02矛盾

总体客流减少企业经营压力大 仅S05航线年亏损超300万元

一方面,确实有少量的乘坐需求;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着巨大的亏损压力。广州水巴的运营企业是广州公交集团客轮公司,其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S05“深井 - 新洲”航线平均每航班客运量约25人车次,平均上座率仅为8%,全年航线亏损超过300万元,而且客运量还在持续下降。

S05线并非企业首次停运的水巴航线。近两年,包括水巴S02(天字 - 中大)、水巴S04(西堤 - 鳌洲)、水巴S07(天字 - 纺织)、水巴S08(省总 - 堑口)、水巴S11(中大 - 海心沙)、水巴S13(黄沙 - 南浦)等线路都已停运。水巴S05(深井 - 新洲)航线停运后,水上巴士仅剩下3条航线,分别是水巴S06(黄沙 - 白鹅潭艺术中心码头)、水巴S09(白蚬壳 - 白鹤洞)以及水巴S10(鱼珠 - 长洲)。

广州依水而建,珠江穿城而过,一直以来,一江两岸都有各种船艇往来。1952年,广州水上客运全面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到上世纪80年代,广州轮渡年客流量一度超过一亿人次。2013年,广州市实施《广州市水上巴士发展规划》(2012 - 2030),希望通过发展水上公交,有效缓解陆上交通压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在规划初期的2013年,水上公交达到了14条航线,总里程57.16公里,年客运量超过2000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陆路交通的日益完善、地铁线网的广泛覆盖以及城市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的迅速普及,市民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部分水上公交的通勤属性逐渐减弱,客流量大幅减少。据统计,2024年水上巴士客运量仅约850万人次,与水巴规划之初相比,客流锐减超过六成。南都记者查询发现,今年1月,广州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为1135万人次,水上巴士日均客运量为2万人次,占比仅为0.2%。

根据2014年1月27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广州水上公交票价调整方案》,航距在10公里以内的航线水上巴士空调票价为2元/人次,11至20公里航线票价为3元/人次,并执行相应优惠政策。南都记者了解到,多年来,水巴并未像常规公交一样纳入财政补贴体系,票价收入往往是主要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水巴运营有严格的要求,例如一趟航线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船员,这些年企业的经营压力和风险逐年增加。客轮公司透露,近年来水上公交年均亏损超过7000万元。

“这一变化给客轮公司的经营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客流量的减少,公司对部分占用资源大、客流量少、特别是市民出行刚需不足的航线进行了优化和停运,以全力保障客流量大、市民出行刚需大的航线的运营。”客轮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03焦点

被影响市民的公共出行如何解决?

S05航线即将停航的消息引发了广州市民的热议,不少网友留言表达了不舍之情。“老街坊们从小坐到大。”“当年父母谈恋爱时,爸爸就是从海珠坐这个船去找长洲岛的妈妈。”“水巴可以说是长洲岛的一大特色,游客周末来长洲岛玩,S05也能分担客流压力,增加游客到访的路径。”

面对企业的运营压力,也有网友留言提供建议。“可以适当提高票价并降低发船频率。”“可以简化坐船流程、降低维护成本。”“财政能否以买断服务的形式,保留航线,保障岛上居民出行?”

“航线客运量下降,运营企业做出改变是无奈之举,但全市仍有部分居民需要通过水上出行,他们的需求一直存在,应该考虑满足他们的公共出行需求。”广州市政协委员谭国戬说。

他认为,这涉及到公共交通线路规划是否合理。“水巴停航并不是切断了市民公共出行的唯一选择,但会影响通勤时间,所以关键要看相关部门的预案是否完善,比如路上公共交通规划和线路设计能否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覆盖到受停航影响的人群,避免让他们的通勤时间和便利程度受到较大影响。”

对于停航前是否进行了详细的需求调研,以及之后如何协调其他公共交通满足受影响居民的出行需求,记者向水巴主管部门广州市港务局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复。

水巴是否可以用来开发珠江游?

为了应对经营压力,客轮公司开始探索水上公交向珠江日游转型。自2024年5月起,已开通多条日游航线,覆盖了广州珠江沿线的多个知名景点。2024年,该企业日游航线共接待约13万人次。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系统的不断完善,轮渡会逐渐以观光为主要功能。”谭国戬说。他指出,这一方面是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发展观光旅游有利于充分发挥珠江的作用,丰富文旅业态,提升城市影响力。

在国内多个城市,水上巴士或轮渡也逐渐向观光属性转变。例如重庆,随着长江、嘉陵江上的跨江大桥越来越多,公共交通日益丰富,重庆轮渡的公交属性减弱,观光发展空间增大,重庆轮渡经营公司重新整合码头和轮渡资源,推出多条主题游船航线,轮渡逐渐转变为观光用途。

广州水巴是否可以停运后用于开发珠江游?南都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内水路运输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停止经营部分或者全部班轮航线的,经营者应当在停止经营的30日前向社会公布,并报原许可机关备案。这意味着,经营者可以调整整体的经营线路,但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公示。同时,根据《广州市珠江游经营管理办法》,取得水路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水路运输业务经营许可证件和船舶营运证件,即可开展珠江游业务。目前,包括客轮公司在内共有5家实际经营主体运营珠江游。

不过,停运是否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统一评估?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或达到什么标准?南都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市港务局,截至发稿时暂未得到回复。

水上公共资源如何更好利用?

珠江穿城而过,为城市留下了一道靓丽的风光带。无论是水巴运营还是珠江游,都是利用珠江水上公共资源开展的活动。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财政无法购买水巴服务的情况下,水巴向珠江游转型是大势所趋,因为企业无法承受巨大的亏损压力。

“但是,珠江水上资源还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比如珠江游的种类和线路是否可以更加丰富,与周边景区商圈的互动是否可以更加便捷。”一位业内人士说。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认同这一观点,他指出,当前珠江游部分码头的购物点、餐饮店较少,与游船的联动不够良好,刺激游客二次消费的项目不足。同时,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名胜以及商圈的融合度不高,导致文旅融合层次较低。“还有一个问题,在水巴线路开发时也存在,就是部分码头的权属不清晰,码头归属于多个业主,而且个别码头建设年代久远,设备陈旧,导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综合开发利用。”该业内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2024年,珠江游接待旅客达到423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节假日期间,珠江游备受欢迎,去年除夕至今年大年初七,珠江游接待游客24.7万人次,其中大年初四接待旅客达到4.37万人次,创下单日接待量新高。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珠江日游接待旅客53.4万人次,同比增长21%,已成为广州水上旅游新的增长点。

“据我们的调研,珠江游的盈利能力还不错。接下来,我认为广州需要瞄准打造世界级水岸观光旅游目的地,在规划打造、资源开发和产品设计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提升,以更好地利用珠江水上公共资源,构建全新的文旅生态,推动传统旅游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转型升级。”谭国戬说。

本文围绕广州水巴S05线停航事件展开,分析了停航的原因,包括客运量下降、运营成本高企等,同时关注了停航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如上班族通勤时间增加、跨区上学家庭面临搬家困扰等。企业为应对经营压力,探索水上公交向珠江游转型。此外,文章还聚焦市民出行保障、水巴转型及水上公共资源利用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公共交通线路规划需合理、珠江游资源可进一步优化等观点,强调要更好地利用珠江水上公共资源,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922.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