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某省党委职能部门组织干部体验外卖骑手工作这一特殊“角色互换”活动展开,阐述了活动的意义,包括了解社情民意、推动治理升级和范式创新等,强调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需落实到行动。
近日,一场别具一格的“角色互换”活动在社会上掀起了广泛的关注热潮。某省党委职能部门积极组织干部深入到外卖配送的一线岗位,让干部们以普通骑手的身份去亲身体验送餐工作。
从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到深夜最后一盏路灯熄灭,干部们不辞辛劳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身着骑手服装,奔波于各个订单之间,真切地感受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所经历的酸甜苦辣。这样的体验并非形式主义,而是为后续完善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机制、落实各项关爱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灵活就业人员的队伍日益壮大,他们成为了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像外卖骑手、代驾司机、直播带货主播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然而,这些灵活就业人员在工作中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他们的劳动时间往往不固定,社会保险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员干部开展“角色互换”活动,戴上头盔,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外卖小哥”,这无疑是一项充满温情的暖民之举。
干部当“骑手”,成为了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对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正所谓“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之所忧,干部必念之;民之所盼,干部必行之。干部以“骑手”的身份直接和基层百姓打交道,能够听到最真实的声音。例如,在劳动强度方面,外卖骑手会遇到哪些实际困难;在社会保险缴纳方面,又存在哪些瓶颈问题。通过亲身体验“当骑手”,干部们能够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喜怒哀乐和诉求,畅通了民意渠道,真正做到了下情上达,为政策的科学制定找到了可靠依据。
此次活动还实现了从“问题清单”到“幸福账单”的治理升级。干部当“骑手”进行体验劳动,其真正目的在于提升服务质量,为为民服务按下“加速键”。干部们通过切身体验,实实在在地了解到外卖骑手的急难愁盼问题,致力于解决“难点”,化解“痛点”,为骑手们提供精准的服务,形成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这种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工作方式转变,体现在为民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体现在认真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严谨态度里。只有掌握了真实情况,听到了真实声音,才能把问题解决到群众的心坎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同时,这也是从“体验热”到“服务潮”的范式创新。“角色互换”活动不应仅仅成为昙花一现的新闻热点,而需要转化为一种长效机制。要让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成为常态,让每个职能部门都能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感知民生的冷暖。当干部们真正站在群众的视角去审视政策时,就能避免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尴尬局面;当政策的制定者亲身感受政策落地的效果时,就能增强改革的精准性。这种“体验——反思——改进”的螺旋上升过程,正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苦。”干部通过当“骑手”,与人民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现实困难是社会发展中必须要答好的一道题。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需要更多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换位体验”活动,必定会得到群众的称赞和认可。
本文通过介绍某省干部体验外卖骑手工作的“角色互换”活动,阐述了活动在了解社情民意、推动治理升级和范式创新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强调解决新就业群体困难要付诸行动,这种“换位体验”值得提倡和推广。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