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资金抢筹港股,这一势头能否延续? 港股投资新风向:科技、消费与金融板块潜力凸显

本文围绕港股市场展开,景顺董事总经理孙海峰在接受专访时,对港股近期强势反弹的驱动因素、持续性,各行业板块潜力,海外资金流向,中东企业赴港上市,中概股回归,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投资机会等多个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

近日,景顺董事总经理、亚洲区(日本除外)机构业务总监孙海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书面专访时指出,今年以来港股强势反弹,虽会使市场波动性有所提高,但从长远视角来看,这种反弹具备一定的持续性。而其持续的关键在于,基本面中长期预期的边际改善能否得到证实。他进一步表示,要是中国经济数据能够持续呈现向好态势,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市场信心逐步增强,那么港股有望继续保持其强势表现。

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孙海峰认为,港股中的科技、消费和金融板块拥有更大的超额收益潜力。他提到,科技板块得益于创新应用商业化能力的提升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制造和新能源这些领域,蕴含着较多的投资机会。消费板块受益于消费刺激政策的落地、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消费升级趋势的持续,但实际效果还有待企业真实业绩的验证。金融板块则因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政策支持而获益,像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提升,部分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已显示第四季度以来业绩快速增长。此外,他还强调,尽管港股估值修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政策的乐观预期,但在政策持续发力和经济基本面不断改善的背景下,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孙海峰特别强调,南向资金已成为本轮港股做多的主力军。随着互联互通机制的持续扩容,如沪深港通和债券通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方便了内地投资者进入港股市场,不仅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还提高了交易活跃度。内资在港股投资中占比的逐步提升,意味着港股市场的定价权正慢慢向内地投资者倾斜,这也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南下资金加速流入港股的同时,海外资金也在积极抢筹港股。孙海峰认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港股作为估值洼地和优质资产的代表,吸引了大量海外资金的关注,且海外资金涌入港股市场的势头有望延续。今年以来,外资对港股的投资结构出现了变化,呈现出对科技及医疗保健板块的增持,对金融、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板块的减持。医疗保健板块由于全球健康需求的增加和创新药研发的推进,吸引了大量外资;而金融板块受制于全球利率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外资持仓减少;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板块则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市场竞争加剧,外资持仓也有所下降。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供应链重构的大趋势下,孙海峰认为香港市场有望在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孵化出新的投资主题。他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机会,能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融资渠道。未来,香港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将会出现更多高附加值产业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新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在新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有望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推动市场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海外资金抢筹港股,这一势头能否延续? 港股投资新风向:科技、消费与金融板块潜力凸显

孙海峰。资料图

接下来,我们看看专访中的具体问答内容。

港股有望继续保持强势表现

《21世纪》:近期港股出现显著反弹,你认为驱动此轮上涨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是短期资金博弈,还是基本面改善的长期信号?今年以来的强势反弹是否具有持续性?

孙海峰:近期港股的显著反弹主要由几个核心因素驱动。其一,美国最新的数据显示通胀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市场对未来降息的预期持续增强,美国国债收益率出现下跌,从而带动股票资产整体估值修复。其二,中国政府逆周期经济扶持政策持续出台,提升了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这些政策包括持续优化地方债务结构、增加消费刺激以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措施,其目的在于提振经济活力和市场信心。今年以来的港股强势反弹虽然会提高市场的波动性,但从长期来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关键在于基本面中长期预期的边际改善是否能够被证实。如果经济数据持续向好,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市场信心增强,港股有望继续保持强势表现。

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港股哪些行业板块更具超额收益潜力?

《21世纪》: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港股哪些行业板块更具超额收益潜力?逻辑是什么?港股估值修复是否已充分反映市场对政策的乐观预期?

孙海峰: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科技、消费和金融板块更具超额收益潜力。科技板块受益于创新应用商业化能力提升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制造和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较多。消费板块则受益于消费刺激政策的落地、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消费升级趋势的持续,但效果还需要企业真实业绩的验证。金融板块受益于资本市场开放和政策支持,特别是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部分上市公司最新的2024年年报已提及第四季度以来的业绩快速提升。港股估值修复已部分反映市场对政策的乐观预期,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政策持续发力和经济基本面改善的背景下。

海外资金涌入港股的势头有望延续

《21世纪》:在本轮港股上涨行情中,海外资金也争相涌入港股市场。这一势头能否延续?今年以来,外资对港股的投资结构有何特点?

孙海峰:海外资金涌入港股市场的势头有望延续,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港股作为估值洼地和优质资产的代表,吸引了大量海外资金的关注。今年以来,外资对港股的投资结构呈现出对科技及医疗保健板块的增持,对金融、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板块的减持。医疗保健板块受益于全球健康需求的增加和创新药研发的推进,吸引了大量外资的关注。金融板块则受制于全球利率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外资持仓有所减少。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板块则受制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市场竞争加剧,外资持仓也有所减少。

中东企业赴港上市的情况

《21世纪》:过去几年,港交所把多家中东地区交易所加入证券交易所认可名单,当地企业可来港第二上市。中东企业对港股的兴趣何在?主要来自哪些行业?

孙海峰:中东企业对港股的兴趣主要在于利用香港市场的融资渠道和国际化平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投资者资源和广泛的市场影响力,为中东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和市场机会。中东企业主要来自新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新消费等领域,这些行业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和市场需求,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通过在港股市场进行第二上市,中东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和市场支持。

香港作为中概股回归首选地的价值

《21世纪》:如何评估香港作为中概股回归首选地的长期价值?中美监管博弈是否会影响这一趋势?

孙海峰:香港作为中概股回归首选地的长期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成熟的二次上市机制和众多成功先例。香港市场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为中概股的回归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投资者资源和广泛的市场影响力,有助于提升中概股的市场认可度和估值水平。地缘政治博弈可能会对这一趋势产生一定影响,但香港市场的独特优势和政策支持将继续吸引中概股回归。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优化,香港作为中概股回归首选地的长期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香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

《21世纪》:去年10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闭幕式上表示,将继续加强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战略能否成为香港吸引全球资本的抓手?怎么看香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角色?

孙海峰: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有望成为吸引全球资本的抓手。香港拥有庞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和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支持。通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香港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香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角色至关重要,未来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香港市场在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的投资机会

《21世纪》:全球能源转型与供应链重构背景下,香港市场能否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孵化出新的投资主题?

孙海峰: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香港市场有望在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孵化出新的投资主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机会,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融资渠道。未来,香港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将有更多高附加值产业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新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在新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香港市场有望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推动市场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本文通过景顺董事总经理孙海峰的观点,全面分析了港股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港股近期的强势反弹有多重驱动因素且具备一定持续性,科技、消费和金融板块潜力较大,南向资金和海外资金持续流入。同时,香港在吸引中东企业上市、中概股回归、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投资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和发展机遇。投资者可根据这些信息,结合市场变化,合理规划投资策略。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788.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