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与孔子相遇:跟着教授游“三孔”》,阐述了这本书的内容特色、创作背景、意义等,展现了该书在传承儒家文化、带领读者了解“三孔”和孔子思想方面的重要价值。
在曲阜这座充满千年文化底蕴的城市里,一本独具魅力的新书——《与孔子相遇:跟着教授游“三孔”》诞生了。这本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字和精美绝伦的配图,引领我们走进“三孔”的世界。在这里,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徜徉在古老的建筑之间,真切地感受历史的厚重和儒家文化那源远流长的魅力。同时,我们也能细细品味中国传统建筑所蕴含的独特之美,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与文化交织的梦幻空间。
这本书以其严谨又有趣的风格,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儒家文化世界的大门。
该书的作者宋立林教授深情地说:“虽然这不是一本学术著作,但它凝聚着我太多的情感,倾注了我无数的心血,我对它格外珍视。”原来,这本书是由现场讲学的视频整理出版而来,前前后后历经了整整3年的时间。那个现场讲学视频,是为了方便那些无法亲自到“三孔”参加培训的学员而录制的,时长达到了7个多小时。宋立林教授在视频字幕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增删和润色。他仔细地删掉那些过于口语化的表述,同时又巧妙地保留了现场讲学的真实氛围。
“三孔”作为驰名中外的儒学“圣域”,也是宋立林教授的精神家园。他回忆说:“我第一次‘与孔子相遇’是在21年前,当时我在曲阜师范大学读本科,去过一次‘三孔’,但那时年少懵懂,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后来,几经辗转,他回到曲阜读研,主攻先秦儒学,这才真正开启了与孔子的深度相遇,也经历了“性喜庄禅而皈依孔孟的转折”。再后来,他从老师杨朝明手中接过了讲解“三孔”的接力棒,从此便乐此不疲地投身其中。尽管有时候讲解任务应接不暇,但他从未觉得这是一件苦差事,反而沉浸其中,享受着传播儒家文化的快乐。
随着去“三孔”的次数越来越多,宋立林教授对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碑一碣、一阁一坊、一匾一联都有了真切的感知和深刻的理解。他说:“随着讲解经验的不断积累,我阅读的文献和掌握的典故也越来越多,讲解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和自如,还可以根据时间安排进行灵活伸缩。”不过,在编撰成书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有大量的引用出处不明。为了保证书籍内容的严谨性,他购买了20多本相关书籍,翻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对每一处引用都进行了仔细的验证。
这本书的讲解可不像普通导游那样只是走马观花式的介绍。宋立林教授凭借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讲解经验,通过生动详细的解说,深入挖掘了“三孔”中蕴含的丰富知识。他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考古学家,将那些隐藏在细节深处的奥秘一一剖析出来,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世界。他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易于理解的形式传达给读者,让我们仿佛真的穿越了千年,亲身体验到了孔子时代的生活。
这本书的出版,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一次简单追溯,更是对现代人的一次深刻的文化启蒙。正如孔子研究院原院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所说:“该书适合各层次、各类别读者,既适合作为自助游览‘三孔’的指南,也适合用于研学活动。而且通过阅读这本书,人们可以更好地走进孔子的世界,认识儒学的博大精深,进而走进传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总的来说,《与孔子相遇:跟着教授游“三孔”》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旅游书籍,它更像是一部文化的指南。它引领着读者探寻历史的足迹,寻找心灵的归宿。无论是在书中寻找文化认同,还是在实际游历“三孔”时切身体会,这本书都会为我们带来新的启迪与感悟。
本文介绍了新书《与孔子相遇:跟着教授游“三孔”》,讲述其创作背景、内容特色和意义。该书通过生动讲解展现“三孔”魅力,挖掘儒家文化知识,是文化启蒙之书,能引领读者探寻历史、寻找心灵归宿,带来文化感悟。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