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二期工程,介绍了该工程的开工情况、地理位置、建设规划以及建成后的意义。
记者于3月31日了解到,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二期工程近期已正式开工。这一工程可不简单,它可是上海市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枢纽工程。
该工程具体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处于已建成的罗泾港区一期码头下游。从平面上看,码头呈现出独特的“F”形。此次工程有着明确的建设规划,计划新建1个10万吨级和3个1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还有6个工作船泊位。码头岸线总长度达到了337.9米,设计年吞吐量为140万标准箱。
这里展示的是罗泾集装箱码头改造工程效果图。(中交三航局供图 )
值得期待的是,二期工程建成之后,将和一期工程进行一体化运营,实现港区转型的再次升级。届时,港区能够做到全品类集装箱运输。不仅如此,罗泾港区数智系统的全域融合,还将率先实现国内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核心技术的全栈自主可控,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中国式港口现代化”示范。这对于支撑国家“双循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围绕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二期工程展开,介绍了工程开工情况、位置、建设规划,强调其建成后对港区转型、技术突破及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