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展开,包含他在集会上对美国的表态,以及“星舰”前往火星的计划和试飞情况等内容。
当地时间3月30日,一场意义非凡的集会在威斯康星州举行。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现身其中,他发表了一番引人深思的言论。马斯克形象地将美国比喻成一艘大船,他强调,在这艘大船上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同舟共济,大家要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各种挑战,而不是在困难面前选择弃船而逃。并且,马斯克还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郑重宣称“死也要死在美国,哪儿也不去”,这份对美国的忠诚和坚守跃然纸上。
随后,马斯克还半开玩笑地提到了他与火星的联系,他说道“也许会去火星,但那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这样的话语既带有一丝幽默诙谐,又透露出他对美国的一种特殊情感和对未来探索的一种别样期许。
在探索宇宙的征程中,马斯克有着明确的计划。早在15日,他就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了一则重要消息。他表示,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将会在2026年年底开启一段伟大的征程——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这一计划的公布,无疑为全球的太空探索爱好者们带来了新的期待。
对于后续的载人火星任务,马斯克也给出了大致的时间推测。他说,如果“星舰”搭载“擎天柱”登陆火星顺利的话,那么载人火星任务“最早可能于2029年实施,不过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马斯克对于“星舰”执行火星任务的时间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回顾过去,去年年初他曾表示将在5年内实施首次不载人探测火星任务,7年内实施首次载人探测火星任务。由此可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变化,任务时间表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
这是一张于2023年4月11日公布的图片,画面中,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以及飞船集成系统静静地矗立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一处发射基地,它们仿佛在积蓄着力量,等待着升空的那一刻,去探索未知的宇宙。(新华社发,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供图)
“星舰”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重型运载火箭,它有着独特的设计和强大的功能。“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直径约9米,由两部分巧妙组成。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超级重型”助推器,它就像是火箭的强大动力之源,为火箭的升空提供强大的推力;第二级是“星舰”飞船,它将承载着探索的使命,前往遥远的宇宙。并且,这两级均可重复使用,这一设计大大降低了太空探索的成本,也为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该火箭的设计目标十分宏大,它致力于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开启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截至目前,“星舰”已经进行了八次试飞。在本月初进行的第八次试飞中,“星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顺利发射升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升空后不久,火箭第二级飞船与地面团队失去了联系。这一情况虽然给试飞带来了一些波折,但也为后续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围绕埃隆·马斯克展开,先是介绍了他在集会上对美国表达的坚定态度,接着阐述了“星舰”前往火星的计划,包括预计时间和搭载内容,还回顾了任务时间表的调整情况。同时,对“星舰”的设计特点和试飞情况进行了说明。马斯克的言论和“星舰”的探索计划展现了他对美国的情感以及在太空探索领域的雄心壮志,尽管试飞中出现了问题,但也为未来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