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大连新达盟商管的股权变动情况,深入分析了王健林在万达商业帝国中持股比例的大幅下降,以及太盟集团等各方势力对万达广场股权的觊觎,结合万达面临的债务压力和司法纠纷等现状,探讨王健林万达商业帝国未来的走向。
近期,大连新达盟商管发生了重大的股权变动。有27.66%的股份被转让给了“大连盛保企业”、“大连盛旻企业”等7家新成立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持股比例在3% - 5%之间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7家公司的股东依然是大连万达商管。不过,从种种迹象来看,后续显然还有进一步的安排。一种可能性是用于员工激励,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种可能性则是将股东变更为万达集团的债主,以此来缓解万达集团所面临的债务压力。
这样的推理并非毫无根据。大连万达商管本身就存在着众多的小股东,珠海万达也有不少老股东。再加上万达集团面临着大大小小的司法纠纷,这些因素使得各方对新达盟商管股份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都希望能够通过持有新达盟商管的股份,在未来获取一定的利益。
此次股权变动之后,大连新达盟的股东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大股东变为了太盟集团,持股比例达到了28.12%;第二大股东是阿布扎比投资局,持股20.87%;而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大连万达商管则沦为了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仅为12.3%。
商管公司以轻资产运营模式为主,在资本市场上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估值。从珠海万达到新达盟,王健林的持股比例从最初的78.8%急剧下降到了如今的12.3%。这一巨大的落差让人不禁感叹,说王健林失去了对万达商业帝国的掌控权,似乎也并不为过。
太盟集团在这场股权变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视为拯救王健林的“白衣骑士”。然而,太盟集团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新达盟商管的股权,还将目光投向了万达广场的部分股权。
于3月3日成立的“上海品宽”商管公司,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已经接手了三家万达广场的股权。新达盟商管持有“上海品宽”26.59%的股份,剩余的股权则由私募“宽品企业管理咨询”持有。
据悉,私募“宽品企业管理咨询”的出资额为15.29亿元,大连万达商管和太盟集团都是其合伙人,但目前双方的具体持股情况尚不明晰。由此可见,太盟集团不仅自身想要持有部分万达广场的股权,还试图通过新达盟商管来间接持有万达广场的股权,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万达商业版图中的影响力。
当前,万达集团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压力,可谓是“债务压力如山倒”。与此同时,王健林的小舅子被司法控制,王思聪也远走国外。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王健林似乎没有太多拒绝的余地,几乎可以说,只要对方提出的条件不是过于苛刻,他都可能会选择同意。
综合以上种种情况来看,王健林苦心经营多年的万达商业帝国最终很有可能会被完全“肢解”,他或许会面临一无所有的境地。
本文围绕大连新达盟商管的股权变动展开,阐述了王健林持股比例大幅下降、太盟集团对万达广场股权的野心,以及万达集团面临的债务和司法问题等。在重重压力之下,王健林的万达商业帝国岌岌可危,极有可能走向被“肢解”的结局。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