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召开并发布“AI100青年先锋”的情况。介绍了评选背景、方式,突出了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和支持,阐述了北京入选青年先锋的地域分布、产研分布、研究方向等,展现了北京在人工智能青年创新方面的引领地位。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人工智能领域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3月29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核心论坛、2025“智领未来”北京人工智能系列活动——“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盛大召开。
此次论坛上,一项重要的成果正式发布,那就是“AI100青年先锋”。首批发布的青年先锋共计65人,其中来自北京的就有33人,占比超过半数,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北京在人工智能青年人才领域的突出优势。
自2022年起,人工智能的浪潮如汹涌的波涛般迅猛袭来。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全球顶尖的AI技术团队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华人科学家与工程师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的出色表现,彰显了中国科研人才在AI基础理论创新与工程实践中的全球影响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与DeepTech精心打造了“人才 - 技术 - 产业”立体的评估方法。他们的目标是找到那些在产业界和学术界做出重要贡献的AI中国青年力量。经过一系列严谨的筛选,最终集结了40岁以下的青年先锋,发布了“AI100青年先锋”,这一举措无疑发出了中国AI人才的强势声音。
为了确保评选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此次评选邀请了20余位计算机和机器人领域的专家作为评审顾问。评选过程中,采用了专家提名和评审顾问评选的方式,并且在候选人知情及认同的情况下,围绕技术创新、产业落地、行业影响、交叉探索、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量,最终遴选出了在中国范围内从事人工智能的青年先锋代表。
近年来,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可谓是势头强劲。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 - 2025年)》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政策,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支持力度。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北京成为了人工智能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从此次“AI100青年先锋”的入选情况来看,众多来自北京的青年才俊入选,发出了人工智能青年人才的北京声音。
具体来看,此次“AI100青年先锋”首批发布的全国65人中,地域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特点。除了北京的33人外,上海有10人、香港有6人、杭州有4人、深圳有4人,其他省市有8人。北京占比超过半数,位居全国首位,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青年创新人才向北京汇集的趋势,人才密度极高。
在产研分布方面,北京的青年先锋表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其中包括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智源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及新型研究机构的24人,还有来自月之暗面、加速进化等产业界的9人。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王鹤、清华大学陈建宇等7名青年先锋兼具高校老师与企业创始人的双重身份。他们通过创办企业,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了产研互补,大大提高了北京技术与产业的含金量。
在研究方向上,北京的青年先锋们更是展现出了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精神。他们围绕芯片、算法、应用等全领域开展科研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入研究多模态、世界模型、端侧模型、AI for Science、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全领域、全产业链的创新。
此外,北京依托丰富的创新资源与开放的创新环境,吸引了众多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从事科学研究与创业,汇聚效应十分明显。许多青年科学家在海外留学及工作后,毅然选择归国任教或创业,扎根北京这片创新沃土,不断产出优秀的创新成果。
本文围绕2025年“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发布“AI100青年先锋”展开,介绍了评选背景、方式,重点阐述了北京在人工智能青年人才方面的优势,包括入选人数多、产研分布合理、研究方向前沿等,同时指出北京的政策支持和创新环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青年人才,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