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成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典型案例,介绍了其生产、研发、业务拓展等方面的成果,同时阐述了成都成华经开区围绕机器人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圈的举措和成效。
3月28日上午十点,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诺普”)的生产车间里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批批蓝色的机器人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对它们进行组装和调试工作,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力求打造出高质量的产品。
在不远处的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内,汇聚了来自安川、发那科、西门子、埃斯顿、卡诺普等各大知名品牌的机器人。此时,上百名信息工程学院的大学生来到这里,参加一场意义非凡的工业机器人实训课程。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化应用,这里精心设置了15个实训室和约500个实训工位。基地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展示中心向企业、学校以及社会群体开放,它肩负着重要使命,致力于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机器人应用创新研究和高技能产业人才培育模式创新。通过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死磕”自主研发,卡诺普上百人研发“天团”大放异彩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进程中,成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如何突出重围,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问题。在四川成都成华经开区内,以卡诺普为代表的龙头链主企业给出了令人瞩目的答案。卡诺普作为工业机器人焊接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将“自主研发”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格外重视。
卡诺普副总经理邓世海向记者透露:“科研团队是全公司最大的部门,人数超过了100人,占到全员的1/3以上。”成立10余年来,卡诺普始终坚持不懈地打磨核心技术,深入挖掘工业机器人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不断迭代产品。在研发实力方面,卡诺普拥有一支超百人“研发天团”,涵盖了软件、电子、电力、机械、传感、场景等多个领域。团队核心研发人员从事机器人控制系统领域的研究已近20年,经验丰富,实力雄厚。同时,卡诺普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到营收比重15%左右,有的年份占比甚至达到20%。随着自主研发的不断深入,卡诺普先后参与了10多项工业机器人国家标准制定,还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以及部分川内职业院校开展校企联培项目,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专业人才。
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10余年间,诞生于成华区的卡诺普已从创业初期的5个人发展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其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涵盖焊接、搬运、装配等60多种机型,产品应用覆盖超80%的工业场景,拥有400余项有效知识产权,年产值超过3亿元。邓世海在谈及未来产品规划时表示:“2023年以来,我们基本每个月都要推出一款新产品,产量和销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他还透露,预计在年内推出工业人形机器人Demo,并争取在1 - 2个垂类工业场景中实现落地应用。
就在去年,卡诺普的全球业务版图再度实现“升级”,其首家海外子公司在马来西亚正式成立。邓世海介绍,自2019年开始布局海外业务,目前卡诺普的产品已遍及欧洲、东南亚、美洲的3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超20%。目前,卡诺普以马来西亚子公司作为海外战略支点,持续向欧洲、南美洲等区域加大技术服务团队的投入,以保障海外客户的服务质量,积极为成为全球性的机器人公司做准备。
### 沿着上下游引优育强,园区内7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汇聚在培育卡诺普等本土智能制造企业的同时,成华经开区有着更为长远的发展眼光。园区沿着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引优育强,目前已经聚集了人工智能产业关联企业70余家,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和智能经济产业集群已初见雏形。而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的落地,无疑为园区构建机器人特色产业生态圈补上了一块重要的“拼图”。
记者了解到,园区引进了智能制造头部企业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方联合打造了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自2024年3月6日正式投用以来,该中心成功吸引了发那科、安川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龙头企业入驻,并联合四川大学、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卡诺普、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等共同打造成都市机器人产教联合体。
就在本月26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机器人’科技成果促转化暨2025年成都成华经开区‘立园满园’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成都市机器人产教联合体代表30家机器人重点企业发布了“机器人 ”产学研用合作需求清单,晒出企业技术研发需求42条、高端人才需求40条、应用合作需求37条。电子科技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也现场发布了“机器人 ”科技成果转化清单51项,涵盖机器人、智能生产线、自动化检测等领域。
随着该联合体的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上下游相互赋能、产业生态共生共融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活动现场,成华区与和宝机器人、国兴智能等14家企业代表,现场签约了7个机器人产业化项目、7个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包含人形机器人、特种消防机器人、特种水下机器人、AI大语言模型等“机器人 ”研发中心及制造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为成华区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能。
成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情况。卡诺普作为行业代表企业,通过“死磕”自主研发,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较高的研发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产品不断丰富,业务拓展至海外。同时,成华经开区沿着产业链上下游引优育强,聚集了众多人工智能企业,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产教联合体的成立推动了产业生态的完善。一系列签约项目的落地为成华区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