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智能体”试点推进,智能矩阵未来可期,“智能体搭建工作坊”收官,科技馆迈向AI创新发展新征程

由中国科技馆主办的“智能体搭建工作坊”在北京圆满收官,来自13家省级科技馆的技术骨干经过培训成功构建场馆知识库并搭建智能体应用。同时阐述了中国科技馆在智能体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前期的技术普及和此次工作坊的开展,还提及了未来科技馆智能体的发展方向。

在科技不断革新的时代浪潮中,科技馆也紧跟步伐,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3月28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由中国科技馆主办的“智能体搭建工作坊”在北京顺利落下帷幕。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山西、辽宁、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西藏、甘肃、宁夏、新疆共13家省级科技馆的技术骨干齐聚一堂。

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这些技术骨干们开启了一场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与实践之旅。他们参与了密集的培训课程,在课程中系统地学习AI技术在科技馆场景应用的相关知识。同时,还投入到实战开发当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身专业技能。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成功为各自场馆构建了知识库,并搭建起智能体应用。这一成果的取得,无疑是AI赋能科技馆创新发展的一个标志性里程碑,为科技馆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实,中国科技馆在智能体领域的探索早已开始。自2024年11月,中国科技馆就推出了全国首个“科技馆智能体”。自其上线以来,已经为观众提供了数万次的服务,这一举措成功实现了AI技术在科技馆场景下的创新应用,也让更多人看到了科技与科普融合的无限可能。

进入2025年3月,中国科技馆进一步推进智能体的发展,面向全国科技馆体系启动了智能体行业试点工作。为了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国科技馆采用了“三步走”的模式。首先,通过前期的慕课学习,向各地科技馆普及AI技术原理与开发流程。这一举措为后期智能体搭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各地科技馆储备了相关人才。据统计,科技馆体系共有51家科普场馆的600余成员参与了此次慕课学习。

在此基础上,中国科技馆精心组织开展了“智能体搭建工作坊”。为了让地方科技馆能够顺利“从0到1”搭建自己场馆的智能体,中国科技馆邀请了多位AI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些专家学者通过课程讲授,将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们;在实操指导环节,他们又耐心地为学员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帮助学员们掌握知识库、数据库构建等AI应用的关键能力。

对于科技馆智能体的未来发展,中国科技馆相关负责人充满信心。他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精进,以及会有更多场馆加入到智能体的建设中来,科技馆智能体的种类将会更加丰富。未来,将逐步形成多场景应用、智能泛在的科技馆智能体矩阵,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加优质、智能、便捷的科普服务体验。

本文围绕中国科技馆主办的“智能体搭建工作坊”展开,介绍了工作坊的成果,回顾了中国科技馆在智能体方面的前期探索和推进试点工作的模式,最后提及未来科技馆智能体将形成多场景应用的矩阵。此次活动和相关举措标志着AI在科技馆的应用取得重要进展,为科技馆创新发展和科普服务提升带来新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057.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