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维和35年·中国军队新征程”学术研讨会展开,介绍了研讨会的基本情况,回顾了中国军队35年的维和历程,分析了当前联合国维和行动面临的困境,展示了与会专家提出的相关建议和举措,强调中国军队将继续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为世界和平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来自“维和35年·中国军队新征程”学术研讨会的声音
■解放军报记者 张军胜
近日,中国第15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分队、医疗分队顺利通过联合国战备能力评估。画面中,维和工兵正在进行工程作业演示,这一场景生动展现了中国维和部队的专业素养和过硬能力。张晓昆 摄
3月28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学术盛会——“维和35年·中国军队新征程”学术研讨会在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外交部等有关部门以及军地院校、智库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于此,他们带着对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和对中国军队维和使命的深刻思考,深入研讨中国军队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使命担当与实践创新。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大家还就未来维和行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经验交流与前瞻谋划。
时光回溯到1990年,中国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这一历史性的举措,正式开启了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光辉历程。35年的岁月流转,“中国蓝盔”已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35年来,中国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这背后是无数中国军人奔赴海外、奉献自我的无私付出。然而,维和之路并非坦途,有17位中国军人在执行任务中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着世界和平。目前,中国已参与联合国25项维和行动,高标准完成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注册工作,如今仍有1800余名官兵在7个任务区及联合国总部坚守岗位,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默默贡献着力量。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挑战相互交织,在这样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联合国维和行动该向何处去?”这一深刻的问题引发了与会人员的深入思考。多位专家指出,当前国际冲突呈现出多点并发、形态复杂的趋势,联合国在应对全球新发安全热点问题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受制于资源短缺、地缘博弈等复杂因素,维和行动的实际效能受到了制约;另一方面,部分任务区针对联合国人员的袭击事件时有发生,这更凸显了维和使命的艰巨性和危险性。
“无论是一线维和人员遭遇火力袭击,还是在开展保护平民行动中碰到诸多困难,维和行动总是伴随着各种艰难险阻。”一位有着丰富联合国维和行动经验的专家感慨道。近年来,联合国维和行动面临着诸多困境,难以获得足够的国际支持,而冲突热点却持续增加,这使得维和部队仿佛陷入了“小马拉大车”的艰难处境。
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们纷纷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进行了精彩分享。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何星认为,在当前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建议,应紧密团结全球南方国家,推动大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形成务实协作机制,通过主动引领改革方向,为加强维和效能贡献中国智慧。陆军工程大学副教授王德良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军队持续强化维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大力加强维和部队指挥人才和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维和待命部队的建设训练水平,为履行维和使命提供了坚实保障。
研讨会上,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专家团队提出了推动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建议。具体来说,一是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将军事外语能力、作战指挥素养、区域与国别文化研究等进行模块化整合,培养具备多元知识结构的维和人才;二是构建先进技术赋能体系,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发维和安全风险预测模型,提升态势感知与决策响应效率,为维和行动提供科技支撑;三是构建多维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维和人才素质从单一能力向复合多能跃升,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维和任务需求。
与会专家强调,要强化培训机制建设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方面,加强维和行动国际培训,积极推广中国维和经验,为其他国家的维和人员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政策制度磋商和制定,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加强维和行动国际传播,在联合国官方媒体等平台宣介中国行动、中国理念,凝聚国际社会共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回顾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5年的光辉历程,与会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中国蓝盔”以高效的行动、积极的贡献、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当前,全球格局正发生着深刻演变,维护世界和平事业亟待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与突破性的实践路径。中国军队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思维、坚实的行动,为世界和平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本文通过对“维和35年·中国军队新征程”学术研讨会的报道,回顾了中国军队35年的维和历程,分析了当前联合国维和行动面临的困境,展示了专家们提出的应对建议和举措。强调了中国军队在维和行动中的重要贡献和积极作用,以及为世界和平继续努力的决心。中国军队将以实际行动,为构建更加和平稳定的世界秩序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