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游健康无忧:看东兴口岸和义乌的举措

在跨境游的背景下,东兴口岸和义乌在保障游客健康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东兴口岸通过智能化设备等实现快速检疫通关,获得“国际卫生陆港”称号,中越边境卫生检疫交流合作也在深入开展。而义乌作为国际商贸之都,从疾控中心到基层医疗机构,从酒店到民营诊所,也全方位地为境内外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展现了中国在保障跨境游健康安全方面的积极作为。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有这样一个主题:乐享健康“跨境游”。记者顾天成、黄凯莹、黄筱为我们带来相关报道。

当德国游客伯纳德推着自行车,越过中越友谊大桥中线,走进广西东兴口岸入境通道时,他向海关卫生检疫工作台上的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还听到工作人员热情地说:“您好!请通行!”

那是农历除夕,也是春节假期首日,东兴口岸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这里,检疫通关用时不到5秒,这极大地提高了跨境旅游的便捷性,也让游客的体验感大大提升。

关员曹时铭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按照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在口岸配备了红外体温监测等智能设备,设置了卫生检疫智能化自助通道,还打造了‘三级实验室’网络体系,这样就能实现异常旅客自动捕捉报警、快速采样检测……”东兴口岸在2024年出入境人数达到了858.1万之多。

到了2024年底,东兴口岸荣获世界卫生组织、海关总署授予的“国际卫生陆港”称号,这一称号可是对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国际认证。

2025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也是“中越人文交流年”。中越“两国四方”边境卫生检疫交流合作会不断深入,这将进一步提升中越边境公共卫生安全水平,让两国人民的往来更加安心、顺畅。

在除夕这天,长居浙江义乌的非洲商人博肯正在义乌机场为妻儿办理值机,他说:“趁着中国假期,我们也回一趟肯尼亚。”在他们身后,疾控机构竖立的健康提示牌格外引人注目。

义乌作为国际商贸之都,每年来这里的外商多达57万人次,常住外国人超过1.8万人。春节期间,义乌市疾控中心有专注检测工作的“病毒捕手”每日坚守岗位,还有关注全球流行疾病舆情的“信息捕手”实时进行分析。

义乌市疾控中心主任蒋君表示:“虽然义乌只是一个县级市,但我们必须具备国际防控的视野和能力。”

在义乌小商品城周边的小型民营诊所,医护人员都要接受流行病学预检分诊、问诊判断等技能培训。2024年,义乌市约60%的境外输入传染病病例是在基层医疗机构或社会办医疗机构就诊发现并最终确诊的。

邻近义乌国际商贸城的银都华悦酒店,外商入住比例较高。酒店前台摆放着五种语言的健康提示,房间抽屉内放置有流行疾病科普折页。酒店常驻医生发挥着健康提示和防疫哨点的双重作用。

酒店负责人吴经理说:“我们是直接面对境内外客人的窗口,我们同疾控部门、基层医疗机构密切配合,一起当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浙江省疾控局局长姚强说:“群众过年,病原体不过年。”大家齐心协力守好“健康中国”的安全线,让人民能够乐享“跨境游”,安心“看世界”。

总之,本文通过东兴口岸的检疫通关便捷化和荣获国际认证,以及义乌在保障境内外人员健康方面的多方面努力,展现了中国在跨境游健康保障方面积极应对的态度和成果,无论是口岸还是城市内部,都在为人民乐享健康的跨境游而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611.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1月29日 02:21
下一篇 2025年1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