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2025年“投资北京”大会,详细介绍了大会上发布的招商合作项目情况、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情况,还列举了瑞桥鼎科集团医疗总部和安斯泰来在中国的发展实例,展现了北京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企业的吸引力以及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2025年3月28日,正值中关村论坛举办期间,北京市政府隆重举办了2025年“投资北京”大会。此次大会成果斐然,共发布招商合作项目多达215个,招商总额高达954.5亿元。现场更是热闹非凡,有30个重点产业项目进行了集中落地签约,签约总额达到了615.4亿元。这些签约项目广泛涵盖了生物医药、金融、科技服务、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多个重要产业领域。
这些签约项目的成功落地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意味着众多实力强劲的企业将正式在北京扎根发展,进一步拓展自身的业务版图。这无疑将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也彰显了投资北京所具有的巨大吸引力。会后,多家企业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纷纷对北京的营商环境和“北京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大兴区瑞桥鼎科集团医疗总部作为大会的外资签约项目,格外引人注目。该项目总投资达到10亿元,其目标是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基地。瑞桥鼎科集团创新战略负责人周翔对此深有感触,他深切体会到了项目在北京落地的巨大价值。周翔介绍,集团业务广泛覆盖外周血管、神经科学和肿瘤诊疗一体化等多个领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北京市投资促进中心和大兴区为其提供了“全生命周期服务链”的贴心服务。北京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级部门与区级产业基地紧密协作,这使得企业入驻流程十分顺畅。这种良好的环境不仅为瑞桥鼎科集团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让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目前,在北京市各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瑞桥鼎科集团医疗总部项目已经成功落地于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药谷一号。项目初期,规划了约8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生产、研发、运营及学术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总部。
“我们高度赞赏北京市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因此安斯泰来在2021年升级了在华架构,并将区域总部落户北京。”安斯泰来中国区总裁赵萍如此表示。安斯泰来公司在中国市场覆盖肿瘤、移植免疫、泌尿等多个专业治疗领域。作为一家扎根中国30多年的外资药企,安斯泰来也是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见证者。
据赵萍介绍,几年来,安斯泰来中国的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员工数量从区域总部刚成立时的700多人,增长到了现在的近1200人,规模扩大了60%。“2024年,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推出支持创新药械研发、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等八个方面的32条举措,我们对此倍感鼓舞。这一政策也将再次为北京的创新药企业加速创新研发注入活力。”赵萍说道。
她还表示,以前新药在中国上市的时间,有的比欧美日要晚5年 - 8年。不过,得益于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安斯泰来中国的创新速度不断加快。为了加速新药上市的步伐,安斯泰来在临床实验早期就将中国纳入临床试验设计中,有效缩短了中国和全球新药审批时间之间的差距。
2025年“投资北京”大会展开,介绍了大会上招商合作项目和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情况,通过瑞桥鼎科集团医疗总部和安斯泰来在中国的发展案例,突出了北京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企业的吸引和促进作用,展现了北京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