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美国经济现状,详细阐述了受新一届政府关税等政策影响,多家国际机构对美国经济敲响警钟,分析了美国面临的债务攀升、通胀加剧和增长放缓等诸多挑战。
近期,美国经济状况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美国新一届政府推出的关税等政策,多家国际机构纷纷对美国经济发出预警,指出美国正面临着债务攀升、通胀加剧以及经济增长放缓等更为严峻的挑战。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在3月25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以及负债能力持续下降,美国的财政实力可能会在未来多年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自2023年11月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展望以来,美国的财政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即便在较为乐观的预测情形下,美国的负债能力依然明显弱于其他拥有Aaa或高主权信用评级的国家。穆迪预计,美国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从今年接近100%的水平,升高到2035年的130%左右。同时,衡量负债能力的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预计将从2021年的9%大幅升至2035年的约30%。
穆迪还表示,美国持续对他国征收高关税所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以及缺乏资金支持的国内减税等风险,已经削弱了美国经济的韧性。美元和美国国债在应对财政赤字扩大和负债能力下降方面所提供的经济缓冲优势也随之降低。此外,报告指出,美国大规模削减支出的计划很可能难以落实。虽然关税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些收入,但从长期来看,持续的高关税很可能会阻碍经济增长,进而抵消掉收入的增量。美国政府在贸易、移民、税收、联邦政府支出和监管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长期后果。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在3月26日发出警告,如果国会无法及时提高债务上限或暂停债务上限生效,美国联邦政府最早可能在8月发生债务违约。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网站日前发表文章认为,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行为并不能让其成为赢家。受此影响,美国实际GDP可能在12个月内下降约0.6%,具体表现为美国家庭购买力下降、投资不确定性上升以及美国出口商遭受打击。文章还指出,关税政策可能会暂时将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提高50至70个基点,而货币调整、产品替代或成本吸收等缓解物价上涨的措施作用有限。据此预测,美国CPI今年可能会保持在3%左右,美联储因此将提前暂停宽松利率周期,今年不会降息。
评级机构惠誉网站在18日的文章中指出,美国新一届政府开启的全球贸易战,将导致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增速降低,推高美国通胀水平并延迟美联储降息。该报告将今年美国经济增速从去年12月份预测的2.1%下调至1.7%,2026年美国经济增速则从1.7%下调至1.5%。
高盛公司研究部认为,随着美国关税的增加以及政府释放出为实施相关政策而可能容忍经济增长放缓的信号,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程度可能会超出预期。高盛经济学家将2025年第四季度美国GDP同比增速从此前预计的2.2%下调至1.7%。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扬·哈丘斯表示,研究团队认为关税政策的后果正变得“更加不利”。
荷兰国际集团金融市场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詹姆斯·奈特利日前表示,美国政府在减税和放松管制等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方面没有取得进展,却不断出台具有“负面影响”的政策。
摩根士丹利在3月7日将美国2025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1.9%下调至1.5%,将2026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1.3%下调至1.2%,理由是关税政策的影响以及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导致通胀率上升。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迈克尔·加彭表示,该机构此前预测美国关税将主要拖累其2026年经济增长,但“更早和更广泛的关税将使今年增长更加疲软”。
综上所述,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关税等政策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国际机构纷纷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美国面临着债务攀升、通胀加剧和经济增长放缓等多重挑战,其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