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银行密集发力,民营经济信贷支持再升级,银行支持民营经济:信贷之外还有哪些新举措?

本文聚焦金融机构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自2月底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全国性银行分两轮举办民企对接会、发布信贷支持方案。文章介绍了各大银行在民企信贷投放上的计划和实际服务民企的情况,分析了银行的发力点和投放重点,探讨了头部民企除信贷外的其他需求以及未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在当下,金融机构正以积极且紧迫的姿态,全力推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近期,建设银行和光大银行相继举办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以及民营企业对接会,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成为了这些活动中的共同关键要点。

财联社记者敏锐地观察到,自2月底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以来,这已经是第二轮全国性银行集中开展民企对接会。稍早之前,在3月初,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大型银行就已经陆续发布了针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方案。

那么,各大全国性银行在支持民营经济的进程中,究竟有哪些具体的行动举措呢?除了信贷支持之外,民营企业,尤其是头部民营企业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呢?

多家全国性银行明确将加大民企信贷投放

3月25日下午,建设银行董事长张金良在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刚开幕不久,就清晰地表明了态度:“到2027年末,力争为民营经济主体提供融资规模不少于8万亿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看作是建设银行在民营企业信贷方面制定的“三年计划”。

当然,在此之前,有着“宇宙行”之称的工商银行也抢先一步,抛出了自己的“三年计划”。在3月初举行的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以及金融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这两次公开会议上,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明确表态,工行将加强资源倾斜,计划未来三年为民营企业提供投融资不低于6万亿元人民币,同时增加信用和中长期资金供给。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是信贷投放的主力军。随着各大银行相继制定并发布专项计划,未来民营企业,尤其是头部民营企业的信贷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此外,财联社记者在走访多家国有大型银行时了解到,与大众普遍认为大型银行偏爱国有企业的惯性认知不同,实际上各大银行长期以来服务的民营企业数量并不少。

“目前,建设银行服务的民营企业已经接近1千万户。”建设银行相关人士在昨日向财联社记者透露。稍早之前,工商银行相关人士也向财联社指出,截至2024年末,工行服务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千万户。中国银行相关人士同样向财联社介绍,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民营企业类贷款余额超过4.42万亿元,近三年增幅达到81%。光大银行相关人士也对财联社表示,2024年,该行民营企业贷款增速达到11%,显著高于同口径全部贷款增速。

大行发力点、投放重点是什么?

值得关注的是,2月底民企座谈会之后,绝大部分全国性商业银行都积极响应了有关部门的号召,纷纷制定并发布了支持民营企业信贷的专题计划。银行的支持行动分为两轮推进,第一轮会议在3月初举行,参与的银行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第二轮则在3月底,涉及建设银行、光大银行等。

“尽管有关部门呼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民营企业都能获得畅通的信贷通道和便宜的信贷资源。”某江浙沪上市银行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银行确实会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但同时也会综合考量民营企业的行业地位、规模、发展前景等因素,重点扶持头部企业。

实际上,从各大银行发布的转型行动计划中也能看出这一点。昨日,建设银行发布了2025年《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该方案针对科技型民营企业、县域和乡村经营主体、外资外贸企业、小微民营企业等不同主体,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建设银行也有不同的支持重点。

3月24日,光大银行推出的“服务民企光大行”行动方案,同样是对部分领域的民营企业进行精准支持。光大银行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该行动方案主要涵盖科技金融、制造业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特色场景。

“对银行来说,必须把有限的信贷资源,向政府支持、鼓励,国家有需要的重点行业民营企业倾斜,而不是‘撒胡椒面’式的全面投放。当然,不同的银行也会结合自身过去在某些行业的优势,加大重点投放力度。”上述江浙沪银行人士表示。

头部民企还需哪些支持?未来高质量方向在哪?

“我们和建设银行的合作历史悠久。早在创业初期,建设银行就为我们提供了相关服务。”3月25日,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表示,民营企业的成长,离不开银行的“慧眼识珠”和长期支持。

在走访过程中,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各大银行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要联合科技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深入了解科技企业的发展特色和贷款需求,提供更多贷款之外的支持,尤其是股权融资。而这,正是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型民营企业面临的痛点。

摩尔线程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该企业是GPU领域的领军型中国民营企业。但由于行业特点,企业存在轻资产、高投入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融资较为困难。这意味着,类似企业更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其量身打造金融服务体系。

再比如,在工商银行3月初的民营企业促进会上,工商银行宣布启动800亿元科创基金,该基金定位以股权投资为主,实现股债贷保联动,持续加大对硬科技、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而工行相关人士也向财联社记者坦言,依据惯例,该基金应该会交由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进行牵头实施。

“银行系资本加大对科技型民营企业股权的投资,也是在响应号召,推动经济专项升级。”上述江浙沪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大型银行资本雄厚,加大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的力度,是一个值得鼓励的方向。不过,出于资本规模、管理、风控等因素的考虑,中小银行目前对介入AIC股权投资的态度并不积极。该人士所在银行,目前也“暂不考虑”。

从财联社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在众多国有大型银行举办的座谈会现场,很多民营企业代表都表达了与银行加强海外业务合作的需求。这也可能成为下一步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信贷增长点的新方向。

宁德时代新能源相关财务人员在建设银行会议现场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已经在欧洲多地建立了分公司,存在各种融资性和非融资性的需求。

实际上,一些大型银行也已经在民营企业“走出去”方面做出了响应和布局。在近期中国银行举办的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上,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行将立足自身优势,增加对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本文详细介绍了全国性银行支持民营经济的系列举措,包括加大信贷投放、制定专项计划、精准扶持重点民企等。同时指出头部民企除信贷外,还需股权融资、海外业务合作等支持。银行在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应继续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满足民企不同需求,推动民营经济迈向新台阶。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4423.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20:15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