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报告,介绍了国际通信海缆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中国在国际通信海缆建设上的技术突破、承建海缆系统的作用,以及针对海缆故障采取的保护措施等内容。
近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参与国际通信海缆建设和保护相关情况报告(2025年)》,这一报告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国际通信海缆,作为一种铺设于海底的光缆系统,主要用于跨国通信和数据传输。它在全球通信网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承担了全球超过95%的跨国数据流量,是现代全球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国际通信海缆,全球的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将会陷入巨大的困境。
随着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国际带宽需求日益攀升。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我国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强大实力,在行业中率先推出了首个32纤对海缆解决方案及全系列产品。这一创新成果意义非凡,它能够保证海缆在8000米的水深下稳定工作25年。从6纤对、12纤对发展到如今的32纤对,就好比原本海底海缆只是拥有6个双向车道的海底高速,而现在已经直接升级为具备32个双向车道的海底“超高速”通道。其传输速度更是惊人,每对光纤每秒传输可达16TB以上。简单来说,仅仅眨一下眼睛的时间,就可以完成3200部时长2小时左右的4K超清电影传输。
△开放式海缆接入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承建的全球海缆系统,宛如一条条纽带,将全球主要市场紧密连接在一起。它加速了沿线国家融入全球经济社会的进程,为跨境电商、金融领域、跨国企业的实时交易和数据流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这些海缆系统对于促进国际贸易、金融合作以及跨国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产海底光缆
然而,国际通信海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海底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以及渔船抛锚、海上施工等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海缆故障。根据国际电缆保护委员会的报告,全球每年大约会发生200起海底光缆损坏事件。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国在海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会根据不同的敷设环境,为海缆提供不同的防护能力。在海缆施工时,对于水深较浅的区域,会进行挖沟埋设。例如,在水深少于200米的海域,海缆的埋深会达到2 - 3米。此外,在日常运行中,我国还增添了许多预警手段,以防止人类活动对通信海缆造成损坏。同时,我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国际海缆的安全,并通过多方协作来加大国际通信海缆的保护力度,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国际海缆合作。
本文介绍了中国国际通信海缆的重要地位,我国企业在海缆技术上的突破,承建海缆系统对全球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针对海缆故障所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彰显了中国在国际通信海缆建设和保护方面的实力与担当,为全球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