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香港江门总商会首届成立典礼展开,介绍了典礼上的相关情况,包括领导颁发聘书、成员宣誓就职,还举办了合作峰会。接着阐述了商会主席黄达东对商会发展的展望,以及商会未来的三大发展方向,最后提及江门与香港的深厚情缘和港资企业对江门发展的重要作用。
南都讯 近日,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在香港隆重举行,香港江门总商会首届成立典礼盛大开启。活动现场,中联办社团联络部部长苏玉军庄重地向香港江门总商会主席黄达东、会长黄伟雄以及监事长任德章颁发了聘书。超过百名架构成员整齐列队,庄严宣誓就职,展现出商会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与此同时,典礼还同步主办了“江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峰会”。在峰会上,众多江港企业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和合作机遇。不少企业家在聆听了精彩的演讲和深入的交流后,深受启发,纷纷表达了赴江门考察的意向,希望能够进一步探讨跨境合作的可能性,为江港两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香港江门总商会将紧紧把握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超级联系人’的独特优势,全力构建江港产业生态圈,推动两地在金融、新质生产力、绿色环保科技产业、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发展。”香港江门总商会主席黄达东在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满怀信心地阐述了商会的发展愿景。
照片中的这位就是香港江门总商会主席黄达东,他正以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姿态,带领商会开启新的征程。
香港江门总商会的成立,旨在携手江港两地的企业家,共同搭建一座经贸交流合作的坚实桥梁。商会致力于为会员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市场和政府资讯,促进两地资源的高效整合,助力两地经济融合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黄达东提出了香港江门总商会未来的三大发展方向:
其一,搭建高效合作平台。商会将建立常态化的政商沟通机制,紧密配合政府的发展大方向,积极协助会员企业对接江门丰富的产业资源。尤其是在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及双碳绿色科技等领域,重点拓展合作空间,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其二,激活作为“侨都”的资源优势。江门作为著名的侨乡,拥有丰富的侨资、侨智和侨网络资源。商会将主动“出桥”“搭桥”“抬轿”,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更好地团结乡亲,促进服务业和工农业的升级转型,为两地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三,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商会将联动香港的专业服务优势和江门的制造业基础,推动新质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共同打造大湾区西翼科创智造走廊,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黄达东指出,江门凭借其丰富的土地资源、雄厚的制造产业基础以及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正加速形成“香港研发 + 江门转化”“香港服务 + 江门制造”的协作模式。为了助力港商更好地把握大湾区的发展红利,商会将通过定期举办产业对接会、成立专项工作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江门与香港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交往。据不完全统计,在香港 700 多万市民中,平均每 5 个港人就有一个祖籍江门。目前,江门全市港资企业数量已近 3000 家,占据外资企业总数的六成半,投资总额更是高达 250 多亿美元。这些港资企业已经成为江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
香港江门总商会首届成立典礼的情况,包括领导颁发聘书、成员宣誓就职以及举办合作峰会等。阐述了商会主席黄达东对商会发展的展望,提出了未来三大发展方向,即搭建合作平台、激活侨都资源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指出江门与香港有深厚情缘,港资企业是江门发展的支柱力量,香港江门总商会的成立将为江港两地经济合作带来新机遇和新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