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银报告遭质疑:超五成国人财务状况改善结论靠谱吗?

本文聚焦德意志银行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情绪调查,该报告称超五成中国人认为财务状况较去年更好,但这一结论与权威机构公布的多项数据相矛盾。文章从资产价格、个人收入、企业利润、消费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德银过往预测失准,对其报告的客观性提出强烈质疑。

内容提要:

德意志银行发布的报告称,超半数中国人觉得自己的财务状况相比去年有了提升。然而,权威机构发布的一系列数据却无法支撑这一结论的可信度。当下,资产价格普遍下跌使得人们的财富有所缩水,个人所得税以及企业利润的下降也反映出居民收入并未增加,同时消费降级的趋势十分明显。而且,德银以往的预测常常出现偏差。此次调查在样本选取和方法上存在疑问,其结论与宏观经济指标相互矛盾,这引发了人们对该报告客观性的强烈质疑。

德银报告遭质疑:超五成国人财务状况改善结论靠谱吗?

据彭博新闻报道,上周德意志银行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的情绪相较于去年有了显著改善。根据该行周二发布的报告,在本季度的受访者中,约54%的人表示感觉自己的财务状况比一年前更好,这一比例高于2023年的平均水平44%。此外,预期未来一年收入会增加的受访者比例上升至60%,并且已经是连续第二个季度呈现上升态势。

这份乐观的调查结果似乎表明,决策者为提振家庭信心和促进消费所采取的行动正在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效。德意志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熊奕在报告中提到,他们认为情绪的真正转折点可能在于房价企稳。

自2022年第三季度起,德意志银行就开始对中国大中城市的消费者进行季度调查,调查样本为数百名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的人。不过,该调查的具体方式并不明确,是在线调查、电话调查,还是街头随机抽样调查,我们无从得知。

但是,从中国宏观经济中与个人财务状况相关的资产价格、个人收入和支出等权威数据来看,超过五成的人财务状况好于去年这一结论,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第一,资产价格持续下行,个人财务状况难以好转。

德银报告遭质疑:超五成国人财务状况改善结论靠谱吗?

2024年,中国的M2较2021年增长了31.5%,现价GDP增长了14%,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了39.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降了12.9%,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了22.6%,5年期存款利率下降了42.4%,沪深300指数下降了20.5%,房价指数下降了14.8%。各类资产价格全面下跌,个人财富必然会缩水。虽然目前没有具体的研究资料和数据来量化中国全部家庭资产在这两年的缩水情况,但根据《2024胡润财富报告》的数据,理财能力相对较强的中国高净值家庭数量15年来第二次减少,总财富下降了3.6%。资产1000万以上的富裕家庭数量在2023年减少1.3%之后,2024年继续减少0.8%。由此可见,从现有的统计数据来看,德意志银行关于大多数人财务状况比一年前更好的调查结果,存在明显的趋势性误判。

第二,2024年个人所得税下降,意味着多数人收入未增加。

202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然而,从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来看,个人所得税为14522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7%。由于去年并未下调个税税率,也没有上调个税起征点,更没有新增减免政策,这就意味着,要么是纳税人收入增长了但偷漏税现象更加严重,导致个人所得税征缴总额下降;要么是住户调查抽样调查推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实际收入存在较大误差。从微观层面来看,独立的第三方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大学生的月均工资收入为6050元,比2020年下降了22.8%。虽然这其中可能存在调查误差,但结合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的现实,从供求与价格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工资下降的趋势是符合逻辑的。由此可见,作为个人财务状况的核心指标,大多数人的工资性收入实际上并未增长,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德银报告遭质疑:超五成国人财务状况改善结论靠谱吗?

第三,2024年全国企业所得税收入下降,企业利润不佳不支持个人财务改善。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企业所得税收入为40887亿元,比上年下降了0.5%。从更具体的数据来看,不同类型的企业利润都不尽如人意。2024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为847226亿元,同比增长1.3%,但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43505亿元,同比仅增长0.4%。2024年,五千多家上市公司利润下降超过1%。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收入不佳,个人收入又如何改善呢?这与德意志银行“大多数人财务状况比一年前更好”的调查结果存在较大偏差。截至2024年8月31日,已披露财报的5356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52.54万亿元,同比下降0.87%;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41万亿元,同比下降0.53%。国有企业享受国家的政策性扶持,是中国最有实力的企业;上市公司通过了证监会的审查,是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企业。这些企业去年的营收和利润都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中小微企业的业绩必然更加困难。当企业利润下降时,又拿什么来增加在职人员的个人收入,改善他们的财务状况呢?

第四,依据马斯洛消费层级理论,收入改善消费应升级,但现实是消费显著降级。

德银报告遭质疑:超五成国人财务状况改善结论靠谱吗?

例如,与在菜场买菜自己回家做饭相比,去餐馆就餐属于消费升级;从低档餐馆去高档餐厅也是消费升级。然而,中国餐饮业最近的发展却与此相反。北京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北京餐饮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1%,上海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餐饮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3%。这是北京、上海自去年3月份以来,餐饮收入持续第12个月同比下降。由于收入下降,餐饮业正进入破产高峰期。2024年全国倒闭的餐饮公司数量达到近300万家的历史新高,其中涉及正餐、茶饮、咖啡、烘焙、火锅、甜品、自助餐、小吃快餐、酒馆、烤肉等多个领域。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每月的餐厅关闭率超过10%,有时甚至超过15%。奢侈品销售一直是观察个人消费升级或降级的前沿指标。根据贝恩公司发布的《202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由于消费者对收入预期悲观,信心不足,2024年中国内地个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预计下降18%-20%。衡量消费水平提高或下降的另一个知名经济学指标是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当个人财务状况好转时,消费水平必然提高,食品支出占比必然下降。但2024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从上一年的29.5%增加到了29.8%。以上这些衡量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指标,都反映出生活水平的下降以及消费所依赖的收入水平的下降,与“财务状况比去年更好”的结论呈现相反的趋势。

第五,研报结论不准确与事实相悖,似乎是德银针对中国市场所有报告的一大特点。

我认识的大多数经济研究人员,都不太认可德银的经济研究水平。一方面,德银从未发布过令人信服、拿得出手的趋势性研究报告;另一方面,德银的研究报告总是与经济大势背道而驰,其预测准确率甚至不如业余经济研究人员。

德银报告遭质疑:超五成国人财务状况改善结论靠谱吗?

例如,2021年10月德银预测香港恒生指数到2022年年底能涨到37000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能涨到14000点,理由是股票会成为中国新增储蓄的首选资产,港股会吸引资本。但结果是,当年香港恒生指数最低跌到17000点。直到2025年3月21日,香港恒生指数也才23689.72点,比德银发表报告那一天的25920点还低8.7%。再如,德银在2023年11月发表研报称,不存在通货紧缩风险,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国家,房地产投资释放的资金会流向股市,推动股市上涨。但实际情况大家都很清楚,一个管总的数据——GDP价格缩减指数,已经持续连年低于100%,实际为负了。

第六,德银的调研结果为何给人严重不靠谱的感觉?

我猜测设计德银调查问卷的人可能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也许连完整的统计学培训都没有接受过,抽样调查这门课程估计也没学过。德银能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中得出超五成中国人认为个人财务状况较去年好的结论,我估计他们可能设计了不科学的调查问卷。

德银报告遭质疑:超五成国人财务状况改善结论靠谱吗?

也只有设计出这样不合理的调查问卷,才可能得出德银所作出的结论。

本文通过多方面分析指出德意志银行关于超五成中国人财务状况较去年更好的调查结论与权威数据矛盾。从资产价格缩水、个人收入未增、企业利润不佳、消费降级等角度,揭示该报告存在趋势性误判。同时,回顾德银过往不准确的预测,对其调研样本和方法存疑,质疑其报告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2443.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